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1:46:01
1、劫火的注音是:ㄐ一ㄝˊㄏㄨㄛˇ。2、拼音是:jié huǒ。3、结构是:劫(左右结构)火(独体结构)。4、词语解释是: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借指兵火。劫火[jiéhuǒ]⒈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借指兵火。5、网络解释是:劫火劫火:灾难。6、综合释义是: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唐张乔《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宋李纲《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清龚自珍《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东方朔言及刧火,已知佛法。”借指兵火。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康昭二明楼,并遭劫火亡。”清纳兰性德《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劫火[jiéhuǒ]借指兵火。7、汉语大词典是:亦作“劫火”。亦作“劫火”。亦作“劫火”。(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唐张乔《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宋李纲《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劫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郁郁閟重泉,暂出还随劫火烟。”清龚自珍《忏心》诗:“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东方朔言及劫火,已知佛法。”(2).借指兵火。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康昭二明楼,并遭劫火亡。”清纳兰性德《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8、其他释义是:1.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2.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3.借指兵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