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2:02:25
1、着迹的结构是:着(上下结构)迹(半包围结构)。2、拼音是:zhe jì。3、注音是:˙ㄓㄜㄐ一ˋ。4、引证解释是:⒈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斧凿之迹太明显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引元麻革《赵太监降日》诗:“著跡云鹏上,收功汗马中。”清恽敬《答顾研麓》:“此后题咏者必多,但此题不可著跡,一著跡非腐即滞矣。”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明胡应麟《诗薮·宋》:“中唐钱起题雪,虽稍着迹,而声调宏朗,足嗣开元。”明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二‘弗’字太着意,二‘而’字太着迹。”。5、网络解释是:着迹着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áojì,指留有痕迹。6、综合释义是: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斧凿之迹太明显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元麻革《赵太监降日》诗:“著跡云鹏上,收功汗马中。”清恽敬《答顾研麓》:“此后题咏者必多,但此题不可著跡,一著跡非腐即滞矣。”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明胡应麟《诗薮·宋》:“中唐钱起题雪,虽稍着迹,而声调宏朗,足嗣开元。”明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二‘弗’字太着意,二‘而’字太着迹。”。7、网友释义是:zháojì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8、汉语大词典是: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斧凿之迹太明显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元麻革《赵太监降日》诗:“著迹云鹏上,收功汗马中。”清恽敬《答顾研麓》:“此后题咏者必多,但此题不可著迹,一著迹非腐即滞矣。”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明胡应麟《诗薮·宋》:“中唐钱起题雪,虽稍着迹,而声调宏朗,足嗣开元。”明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二‘弗’字太着意,二‘而’字太着迹。”。9、辞典修订版是:留下痕迹。10、其他释义是:1.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