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23:28:31
1、尸骸的拼音是:shī hái。2、注音是:ㄕㄏㄞˊ。3、结构是:尸(独体结构)骸(左右结构)。4、基础解释是:尸体。5、引证解释是:⒈犹尸体。引《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县尹邱恢﹞将刘元八病死妻陈氏庆一违例开棺检验,暴露尸骸。”明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我死之后,你将我尸骸暴露休埋葬。”⒉指形状、样子。含贬意。犹尸体。引《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萧三《放下锄头,拿起刀》诗:“掩埋了尸骸呀,硬着心肠!放下锄头呀,拿起刀!”。6、网络解释是:尸骸尸骸,拼音shīhái,出自《三国志·吴志·陆逊传》。7、综合释义是:犹尸体。《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县尹邱恢﹞将刘元八病死妻陈氏庆一违例开棺检验,暴露尸骸。”明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我死之后,你将我尸骸暴露休埋葬。”指形状、样子。含贬意。犹尸体。《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萧三《放下锄头,拿起刀》诗:“掩埋了尸骸呀,硬着心肠!放下锄头呀,拿起刀!”。8、汉语大词典是:(1).犹尸体。《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县尹邱恢﹞将刘元八病死妻陈氏庆一违例开棺检验,暴露尸骸。”明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我死之后,你将我尸骸暴露休埋葬。”(2).指形状、样子。含贬意。犹尸体。《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萧三《放下锄头,拿起刀》诗:“掩埋了尸骸呀,硬着心肠!放下锄头呀,拿起刀!”。9、国语辞典是:人或动物死后所留下来的骨骸。尸骸[shīhái]⒈人或动物死后所留下来的骨骸。引《三国演义·第三〇回》:「我军亡在旦夕,我尸骸不知落何处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昨夜在后园中游赏,被虎扑了去,至今没寻尸骸处。」近尸骨死尸。10、其他释义是:尸骨;尸体: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家贫无钱,尸骸暴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