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5:52:35
1、遮道的结构是:遮(半包围结构)道(半包围结构)。2、拼音是:zhē dào。3、注音是:ㄓㄜㄉㄠˋ。4、词语解释是:犹拦路。遮道[zhēdào]⒈犹拦路。5、引证解释是:⒈犹拦路。引《史记·陈涉世家》:“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陈王出,遮道而呼涉。”《梁书·刘孝绰传》:“小生之詆,恐取辱於卢江;遮道之奸,虑兴谋于从事。”唐高骈《赴西川途经虢县作》诗:“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见有挑葵花灯来者,遮道苦求,可免灾难。”。6、网络解释是:遮道解释:犹拦路。指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7、综合释义是:犹拦路。《史记·陈涉世家》:“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陈王出,遮道而呼涉。”《梁书·刘孝绰传》:“小生之詆,恐取辱於卢江;遮道之奸,虑兴谋于从事。”唐高骈《赴西川途经虢县作》诗:“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见有挑葵花灯来者,遮道苦求,可免灾难。”遮道[zhēdào]挡在道路中间。《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三国演义.第六回》:「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8、汉语大词典是:犹拦路。《史记·陈涉世家》:“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陈王出,遮道而呼涉。”《梁书·刘孝绰传》:“小生之诋,恐取辱于卢江;遮道之奸,虑兴谋于从事。”唐高骈《赴西川途经虢县作》诗:“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见有挑葵花灯来者,遮道苦求,可免灾难。”。9、辞典修订版是:挡在道路中间。《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三国演义.第六回》:「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10、其他释义是:1.犹拦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