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5:41:12
1、道迹的拼音是:dào jì。2、注音是:ㄉㄠˋㄐ一ˋ。3、结构是:道(半包围结构)迹(半包围结构)。4、基础解释是:见/'道迹/'。5、引证解释是:⒈亦作“道蹟”。⒉道家的教义。引《南史·顾欢传》:“佛跡光大,宜以化物。道跡密微,利用为己。”唐郝处俊《僧道拜君亲议状》:“窃闻道迹希微,立言资於黼帝;释教虚寂,垂法依於国王。”⒊道家的事业。见“道跡”。引唐王绍宗《兄元宗口授铭》序:“外姻密友,凭真考行,强号曰太和先生,庶追道跡,先众妙也。”。6、网络解释是:道迹梁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摩。遁居湖州弁岭峰,昼夜诵法华经,诵满万部,不出山者,凡二十年。后归寂,塔全身于结庐之所。大同元年,塔内忽有青莲华一朵,道俗异之。启视见华从舌根生,州郡录奏,敕建法华寺。7、综合释义是:亦作“道蹟”。道家的教义。《南史·顾欢传》:“佛跡光大,宜以化物。道跡密微,利用为己。”唐郝处俊《僧道拜君亲议状》:“窃闻道迹希微,立言资於黼帝;释教虚寂,垂法依於国王。”道家的事业。唐王绍宗《兄元宗口授铭》序:“外姻密友,凭真考行,强号曰太和先生,庶追道跡,先众妙也。”。8、汉语大词典是:亦作“道迹”。(1).道家的教义。《南史·顾欢传》:“佛迹光大,宜以化物。道迹密微,利用为己。”唐郝处俊《僧道拜君亲议状》:“窃闻道迹希微,立言资于黼帝;释教虚寂,垂法依于国王。”(2).道家的事业。唐王绍宗《兄元宗口授铭》序:“外姻密友,凭真考行,强号曰太和先生,庶追道迹,先众妙也。”见“道迹”。9、其他释义是:1.见'道迹'。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