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9:17:25
1、义分的结构是:义(独体结构)分(上下结构)。2、拼音是:yì fēn。3、注音是:一ˋㄈㄣ。4、词语解释是:1.合乎道义的情分。2.泛指一般的情分。义分[yìfēn]⒈合乎道义的情分。⒉泛指一般的情分。5、基础解释是:合乎道义的情分。泛指一般的情分。6、引证解释是:⒈合乎道义的情分。引南朝宋袁淑《效子建<白马篇>》:“义分明於霜,信行直如弦。”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本以义分相许,明非势利相趋,早为相国所知,累迁官守。”⒉泛指一般的情分。引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小生陈季卿,感蒙惠安长老念同乡的义分,留我在寺中,温习经史。”。7、综合释义是:合乎道义的情分。南朝宋袁淑《效子建<白马篇>》:“义分明於霜,信行直如弦。”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本以义分相许,明非势利相趋,早为相国所知,累迁官守。”泛指一般的情分。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小生陈季卿,感蒙惠安长老念同乡的义分,留我在寺中,温习经史。”情分、亲情。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待奉着俺先人的教训,怎敢道别了家尊的义分。」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我越送越关亲,好割不断弟兄的义分。」也作「分义」。8、汉语大词典是:(1).合乎道义的情分。南朝宋袁淑《效子建〈白马篇〉》:“义分明于霜,信行直如弦。”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本以义分相许,明非势利相趋,早为相国所知,累迁官守。”(2).泛指一般的情分。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小生陈季卿,感蒙惠安长老念同乡的义分,留我在寺中,温习经史。”。9、国语辞典是:情分、亲情。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待奉著俺先人的教训,怎敢道别了家尊的义分。」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我越送越关亲,好割不断弟兄的义分。」也作「分义」。义分[yìfèn]⒈情分、亲情。元·无名氏元·无名氏也作「分义」。引《合同文字·第二折》:「待奉著俺先人的教训,怎敢道别了家尊的义分。」《马陵道·楔子》:「我越送越关亲,好割不断弟兄的义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