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5 19:11:46
1、分龙的拼音是:fēn lóng。2、注音是:ㄈㄣㄌㄨㄥˊ。3、结构是:分(上下结构)龙(独体结构)。4、词语解释是: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时吴越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时燕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5、基础解释是:见/'分龙雨/',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雨/'。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时吴越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时燕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6、引证解释是:⒈见“分龙雨”。7、网络解释是:分龙分龙,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为农历五月二十。俗有五月多雨,龙各分域之说。相传,该日天上小龙要去自己管辖的区域,因不忍与老龙分离而流泪,故此。宋代已行此节。夏至后第一个辰日为分龙日,宜雨,晴则兆旱。昔以敲击栲栳、盆盂充锣声,祈龙至而雨。是日禁挑尿桶及禽畜栏污,禁洗晒衣服,违者罚。今多不拘。8、汉语大词典是:见“分龙雨”。《汉语大词典》:分龙雨(分龙雨) 拼音:fēnlóngyǔ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雨”。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时吴越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时燕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宋陆佃《埤雅·释天》:“今俗五月谓之分龙雨,曰隔辙,言夏雨多暴至,龙各有分域,雨旸往往隔一辙而异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二浙﹞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自此雨不周遍,犹北人呼隔辙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分龙兵》:“京师谓五月二十三日为分龙兵。”。9、国语辞典是:吴越旧俗,以阴历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闽俗以夏至后为分龙;俗以五月雨为分龙雨。10、其他释义是:1.见'分龙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