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2:42:21
1、大谏的注音是:ㄉㄚˋㄐ一ㄢˋ。2、拼音是:dà jiàn。3、结构是:大(独体结构)谏(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竭力规劝。2.古代官名﹐掌谏诤。3.唐宋时谏议大夫之别称。大谏[dàjiàn]⒈竭力规劝。⒉古代官名,掌谏诤。⒊唐宋时谏议大夫之别称。5、基础解释是:竭力规劝。古代官名﹐掌谏诤。唐宋时谏议大夫之别称。6、引证解释是:⒈竭力规劝。引《诗·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諫。”孔颖达疏:“言大諫,谓其諫之深。”⒉古代官名,掌谏诤。引《管子·小匡》:“使鲍叔牙为大諫。”尹知章注:“所以諫正君。”⒊唐宋时谏议大夫之别称。引唐孙棨《北里志·王苏苏》:“有进士李标者,自言李英公勣之后,久在大諫王致君门下。”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諫议为大坡、大諫。”。7、网络解释是:大谏“大谏”出自《诗·大雅·板》,意思是竭力规劝。8、综合释义是:竭力规劝。《诗·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諫。”孔颖达疏:“言大諫,谓其諫之深。”古代官名,掌谏诤。《管子·小匡》:“使鲍叔牙为大諫。”尹知章注:“所以諫正君。”唐宋时谏议大夫之别称。唐孙棨《北里志·王苏苏》:“有进士李标者,自言李英公勣之后,久在大諫王致君门下。”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諫议为大坡、大諫。”大谏[dàjiàn]极力规劝。《诗经.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谏。」职官名。旧时掌谏诤。《管子.小匡》:「故使鲍叔牙为大谏,王子城父为将。」唐.尹知章.注:「所以谏正君。」。9、国语辞典是:极力规劝。大谏[dàjiàn]⒈极力规劝。引《诗经·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谏。」⒉职官名。旧时掌谏诤。引《管子·小匡》:「故使鲍叔牙为大谏,王子城父为将。」唐·尹知章·注:「所以谏正君。」。10、辞典修订版是:极力规劝。《诗经.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谏。」职官名。旧时掌谏诤。《管子.小匡》:「故使鲍叔牙为大谏,王子城父为将。」唐.尹知章.注:「所以谏正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