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2:12:29
1、地主阶级的注音是:ㄉ一ˋㄓㄨˇㄐ一ㄝㄐ一ˊ。2、拼音是:dì zhǔ jiē jí。3、词语解释是:地主阶级dìzhǔjiējí。(1)通过占有土地剥削他人劳动并取得优越地位或权力的阶级。(2)土地拥有者阶级,尤指有政治势力者。地主阶级[dìzhǔjiējí]⒈通过占有土地剥削他人劳动并取得优越地位或权力的阶级。英landocracy;thelandlordclass;⒉土地拥有者阶级,尤指有政治势力者。英squirearchy。4、基础解释是:∶通过占有土地剥削他人劳动并取得优越地位或权力的阶级∶土地拥有者阶级,尤指有政治势力者。5、网络解释是:地主阶级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统治阶级剥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封建社会中领主制经济下的一切大土地所有者,如封建领主亦称地主。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分与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6、汉语大词典是: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依靠剥削农民为生的阶级。其剥削手段主要是收取地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7、英语是:landlord class。8、其他释义是: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依靠剥削农民为生的阶级。剥削的方式主要是收取地租,此外还有雇工、无偿的劳役和高利贷等。在封建社会中掌握政权,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在中国,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地主阶级已被消灭,绝大多数地主分子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