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7:41:50
1、竹马子的注音是:ㄓㄨˊㄇㄚˇㄗˇ。2、拼音是:zhú mǎ zǐ。3、结构是:竹(左右结构)马(独体结构)子(独体结构)。4、词语解释是:即竹马灯。竹马子[zhúmǎzǐ]⒈即竹马灯。5、引证解释是:⒈即竹马灯。参见“竹马灯”。引端木蕻良《“跑竹马会”小释》:“‘跑竹马会’北京也称为‘竹马子’。马用竹片、竹棍儿编扎成胎,外面用纸糊成硬壳,分为前半截、后半截,拴在跑竹马人的腰上。”。6、网络解释是:竹马子竹马子,词牌名,又名竹马儿。双调,104字,仄韵。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自度曲,代表作就是柳永的《竹马子·登孤垒荒凉》。7、汉语大词典是:即竹马灯。端木蕻良《“跑竹马会”小释》:“‘跑竹马会’北京也称为‘竹马子’。马用竹片、竹棍儿编扎成胎,外面用纸糊成硬壳,分为前半截、后半截,拴在跑竹马人的腰上。”参见“竹马灯”。《汉语大词典》:竹马灯(竹马灯) 拼音:zhúmǎdēng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竹马一般用篾片扎成骨架,外面糊纸或布,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有的边舞边歌。8、其他释义是:1.即竹马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