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时长:00:00更新时间:2023-07-16 08:02:59
1、学门的结构是:学(上下结构)门(独体结构)。2、拼音是:xué mén。3、注音是:ㄒㄩㄝˊㄇㄣˊ。4、词语解释是:学校之门。书香门第。学门[xuémén]⒈学校之门。⒉书香门第。5、引证解释是:⒈学校之门。引《后汉书·儒林传序》:“熹平四年,灵帝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李贤注引《谢承书》:“碑立太学门外。”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謁於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⒉书香门第。《三国志·魏志·李傕郭汜传》“傕等纵兵杀公卿百官,略宫人入弘农”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注》:“瑞字君荣,扶风人,世为学门。引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6、综合释义是:学校之门。《后汉书·儒林传序》:“熹平四年,灵帝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李贤注引《谢承书》:“碑立太学门外。”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謁於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书香门第。《三国志·魏志·李傕郭汜传》“傕等纵兵杀公卿百官,略宫人入弘农”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注》:“瑞字君荣,扶风人,世为学门。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7、汉语大词典是:(1).学校之门。《后汉书·儒林传序》:“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李贤注引《谢承书》:“碑立太学门外。”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于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2).书香门第。《三国志·魏志·李傕郭汜传》“傕等纵兵杀公卿百官,略宫人入弘农”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注》:“瑞字君荣,扶风人,世为学门。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8、其他释义是:1.学校之门。2.书香门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