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统一的货币叫秦半两。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前336年)起算,到秦灭亡(前206年),秦半两钱(含战国)的生产共延续了130年。
-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叫秦半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之后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了各国的货币称呼为半两,也叫秦半两,是外圆内方的形态,而且日本、朝鲜也使用了这种形态。
-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叫秦半两。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
-
公元前336年,秦惠文王开始铸造法定货币,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株),所以叫半两钱。
-
秦统一度量衡分别指什么,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度—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包括了: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