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是指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于诚实守信、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针对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启动资金和信用担保,由设立再就业担保基金,通过再就业担保机构承诺担保,向银行申请的专项再就业小额贷款。
-
办按揭贷款带身份证、户口。购买住房的合同意向书或其他证明文件。所在单位出具的借款人家庭稳定经济收人证明。贷款银行要求的其他证明。
-
贷款代偿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在获得较低利率(低于信用卡账单分期利率)时,通过金融机构先行结清发卡银行的信用卡账单,再还款给金融机构的过程。
-
残疾人办理贷款需要经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认定,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等条件,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且享受一定的国家支持。
-
连带担保,在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担保人要履行约定,予以还款。在借款人贷款不还的情况下,如果担保人也不还款,那么就很有可能被列入到失信人员名单当中。
-
贷款担保人即保证人,在不同情况下,保证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有:民事责任、民事连带责任、担保(保证)责任、赔偿责任。
-
依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为债务提供保证后,依据保证的类型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果是连带责任的,有责任清偿担保债务。
-
冒名贷款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顶名贷款、搭名贷款、盗名贷款、假名贷款四种形式。
-
担保人的担保期限为有约定的从约定,但不得短于或等于主债务期限,也不得超过主债务到期后的二年;无约定的,为主债务到期后的六个月。
-
残疾人可以向当地的街道、镇残联、区残联申请贷款,或者向银行申请创业贷款。
-
1987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通则》规定了担保法律制度,l995年《担保法》颁布和实施,2000年9月最高人民通过《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也对担保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和《担保法》的司法解释,从原则规定到法律的具体适用,共同形成了我国较为完善的担保法律制度。知识物权法:《物权法》通过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等专篇对物权有关内容作了系统规范,其中有关物权的确立、变更以及担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