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居风水 - 正文

上香拜佛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0-04-11 18:31:23
导读上香拜佛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正确上香必看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民众有到寺院烧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旅游途中参观名寺大刹,烧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烧香拜佛,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中国历来都讲究规矩,不管是在人前,还是在佛前。只要规矩了,至少不会带来不好的事情。但是每一个地方和地区,上香拜佛的方法都会些许的差异,

正确上香必看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民众有到寺院烧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旅游途中参观名寺大刹,烧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烧香拜佛,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

中国历来都讲究规矩,不管是在人前,还是在佛前。只要规矩了,至少不会带来不好的事情。但是每一个地方和地区,上香拜佛的方法都会些许的差异,但都大同小异吧。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广东这边的上香拜佛的一些方法。

材料/工具

香 佛

方法

请香

去任何一个寺庙,首先需要请香。有的人会说什么叫请香。其实就是在外面买香用。但是在外面可以说是买香,到拜佛用的香,应该叫请香。这点要注意,购买的时候注意说话的用语哦。

上香正确方法 1.用自己的火将香点燃; 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 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4.再举香齐眉; 5.之后,放下如第3动作; 6.开始用左手分插。 插香的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

请香数量

很多年轻人,就是喜欢一把一把的请。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上香皆为单数,比较1、3、5、7、9。因为单数为阳,阳为尊。但是这三个数也是有区别的。1支香为平安香,三支香佛法香(一切佛皆可用三支香),5支香为天地五行香,7支香为北斗七行香,9支香为九九连环香。5、7、9的摆法也有讲究的哦。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摆放。

这个上香拜佛的正确时间没有特别讲究的啊,只要你诚心上香拜佛都是正确的时间的。有时间的,可以每天上早课,上香拜佛。没有时间的,可以固定每个月的初一、十五的时间上香拜佛即可。 此外,上香的香不能上化学香或者劣质香的,这个你需要注意,

点香的方法

一般拜佛都是请三支香(称为礼香)即可。首先请到三支香,在炉边的用右手点烧,手高,香低,香过于胸口,与佛平视。点燃后,如果香头有火焰,则对着大门或者佛前三拜让火焰熄灭。记得不可用嘴吹灭哦。这个是关于点香的方法。

上香的方法: - ①将香点燃后,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 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④再举香齐眉,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⑥开始用左手分插。 烧香是正规的礼佛方式,但是重在真、诚,切不可向佛或菩萨供奉危害极大

进门跪拜

那点香之后,即要进入大门去跪拜。进入有佛像的门,应该从两侧进入,不可从中间大门进入。如果是左侧门进,那么先左脚进入,如果是右侧进入,那就右脚先进入。并且不要脚踩门槛。进入佛殿内,不可左边旋转走,应该往右边旋转走。

如果你比较虔诚的拜佛,建议有必要注意一下上香的佛礼,并且同时注意一下拜佛的相关姿势。 第一,上香之前,首要做的就是净手,手要洗干净。最好是洗漱净心。这个是最基本的。 第二,其次要根据你祈愿,选择你上香的根数。一般三炷为己,六炷上

拜佛

进门之后,即是去拜佛,拜佛过程中也是需要很多规矩,首先,举香过前额,跪拜或站立都可以的。当然最好跪拜,脚应该打直,重心在后座,闭目的项目。在请的过程中,应该报明自己出生以及地址,如为他人,应报清他人的出生以及户籍和的项目。其间不可念其它无关的事情,和对佛不敬的语言。

正确上香必看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民众有到寺院烧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旅游途中参观名寺大刹,烧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烧香拜佛,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

上香的方法

当然请完愿之后,理应将手中的香插入指定的地方,不可乱插。切记左手插香。如果上一支香,即插入即可。如果是三支香,那么第一支应该插中间,第二支插右边,第三支插左边。然后退半步双手合十半拜 一次即可。

烧香拜佛善缘心,正信因果莫羡人,深入经藏得智慧,戒恶消业免祸殃,众善奉行福慧足,吉祥安宁自相随。因果面前众平等,善恶祸福皆自为,自心作福身安乐,自心造恶身受苦,心地慈悲人天路,心恶恶欲恶道临。

在寺庙的规矩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 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 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3、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

在佛面前,其实是有很多规矩的。首先得对佛带着尊敬的态度,诚心的跪拜,在寺庙里不可大声喧闹,吐口水等不雅行为。不可拿着手机对佛像拍照。在寺庙内不要奔跑,移步要轻,稳等等。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详,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正确拜佛的方法及视频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详,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

  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大德拜佛示范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吧!

  动作解说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大德拜佛示范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拜佛姿势

  1、佛者"觉"也,拜佛是觉性之开发,非盲目崇拜,亦非惯性动作。不知不觉被原来习惯性动作拖着走。始终收摄眼神,观照自己-观自在,视力集中于中线。须知道自己正在作什么,犹如顶上有佛在观自己.

  2、立如松,正而松,两脚以前八后二站立,顶天立地-立如松。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检查足趾要完全放松。头如悬钟,空灵端正,耳对肩中。后颈贴衣领,收下巴、颈椎-胸椎对直,由足跟中点-脊柱-顶门上,彷佛一线拉直。下颌关节放松,勿咬牙切齿,舌、软腭、咽喉,都要放松柔软。舌尖顶于上腭。舌根上空,如含一团空气。如此,唾液腺之开口通畅,鼻中-咽喉气道亦通畅,松则气脉通,顶上清凉,易保持正念,不昏不散。

  3、合掌摄心,双手合掌当胸肩臂放松,拇指根在二乳尖中点。手勿压迫胸,约离一公分,自己观照检查,五指并拢端正向上。小指很不易合好,须用心观照,心散,则小指开。手虽端正,而很松柔勿紧张,有如左手贴右手休息,右手贴左手休息。深吸气,肩放松,腋下留些空间腋勿夹紧。保持端正放松,吸气充满状态。收摄眼神,观两手合缝中线,进观后鼻孔中道之气息。

  4、俯首反观,柔软垂头敬礼,头如成熟稻穗低垂,至下巴贴胸,颈放松完全不用力。开始若不能做到,即是颈肌长期僵紧缩短,只要放松,多练几次,有如瞌睡般,头自然松落,完全不着力的动作,就可放松拉长颈肌,仍收摄眼神,反观自己,拜佛是修习,动中定在动作中,眼前"境"虽变动始终都摄眼神于中。

  5、躬身脊椎向后拱〔谦退〕注意:并非向前弯腰,重心偏于趾,而是向心躬身,重心保在跟,立定脚跟,趾松灵,不载力,垂头,观照中心线,观照自己如何动作。有如要看自己足跟般之动作。如仰卧起坐之用力方式,令心口、腹、腿、膝一起退后,使脊椎向后拱起。腹、脐可退一尺,而手臂松不动。

  6、松肩放下,保持垂头,躬身。合掌之手,对准跟中下垂,掌仍合好,沿中线用些向下伸之拉力可把双肩大德拜佛示范拉下,拉开,消除平日肩背紧张之障碍。手下垂对准足跟中点,尚可作为指标来检查,身是否已充分后退。以下7.8.之连续动作是手触地跪前,瞬间之过渡动作。虽很快就过约三秒,但对保持重心不动,及开发足跟-丹田之力很重要,故不可草率忽过,须明白观照。

  7、曲膝-躬身而降恭敬而柔软,持续以上俯首-躬身-垂手。保持小腿垂直而曲膝,直到手触地,彷佛后有椅子,而小腿贴靠椅脚,向后坐下般。眼神专注中线二跟中点,脐沿此中线,直下趋向跟中直到手能触地,柔软分手在小腿旁,手心转向后方便按地。初学者难免蹲时小腿向前斜,请参考后面之练习法。

  注:因前躬身动作时,腿和膝已曾向后退,故接着屈膝时,小腿尚能垂直,而不致斜向前。若小腿直:重心在跟-自然物理重心屈膝时,不耗力于平衡,腿不酸,可松。屈膝时若小腿斜:重心偏前,则非自然物理重心,须耗力于平衡,紧张,腿酸。

  8、按地跪下〔谦恭到底〕至双手指尖触地,可以手作支点时,足跟才离地,以膝着地,跪下,跪之瞬间-脚底和脚趾间的关节会充分拉开,每只脚趾之筋都拉到,运动到了。手按地之恰当位置,是让膝跪下时,正好指尖齐膝,两膝分开些约开5公分,不必太开,以免趴下时脊椎塌下,膝一到地,手即放松柔软,不白费力僵持,始终保持单一重心。

  9、跪坐放松〔狂心歇息〕坐下-足底向上呈"V"字,二大指轻轻相接触,而不相压,坐在二足跟之内侧,跪着坐定,以体重压开二足跟,可拉开踝关节,刺激淋巴反射点,此时重心仍在跟中点。

  10、伸手迎佛〔背尘合觉〕坐定、重心在后跟中,身放松,保持垂首勿抬头。双手柔软,向前方中央伸直如"八"字,双手指尖贴地滑行。手虽伸直而松柔,不僵硬,但有拉开二肩之拉力。此时是小腹向地面贴近,上身松柔,力在丹田。

  大德拜佛示范11、五体投地(深投觉地〕坐定"跪姿"保持重心在后脚跟中,以中指尖为支点,按地。两肘向外前方撑开,顺便贴地,肘对齐耳孔。二肩拉开肩背平勿耸肩局促,腋下拉开放大心量,加大肺活量,指、掌、完全平贴于地"平等心"。撑开肘之同时,上身也趴下,"印堂"向下方贴地。不必太向前趴,向下即可,使脊椎向上拱起。如此方可作彻底深呼吸,太向前趴,腰背肌肉会紧张,而迫使腰脊向腹部塌入,造成呼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337613233吸、及血流神经之压迫和障碍,此姿势顶门、脐、跟中约呈一直线。

  12、翻掌接佛〔转凡成圣〕先轻轻半握拳由小指带动,在将手掌翻转向上,如莲花开,如掏心供佛。此表决志转变自己,向佛学。翻掌时,尽量翻平,使掌心平面向上,勿倾斜,但勿僵持使力,须立刻放松,使手指如莲花瓣轻柔,以此"莲手"承接佛足。双手约于头前拳处,双手中指约距4寸,手指虽松,而须整齐柔软。

  13、与佛会心(生佛交彻)翻掌接佛时,观想佛立于我莲手上接受礼拜,此时与佛会心一笑。佛放光照我,佛光由顶门直入,充满全身心,此时全身放松,微笑自然彻底深呼吸,由外可见,全身如充气般鼓起,甚至两腰胁部亦鼓起,此是肺充分膨胀之吸气。

  14、恢复跪坐〔欢喜信受〕接佛后亦先半握拳以小指带动领受佛力,再翻掌向下平贴地面"平等布施",趁吸气之势,自然吸,非刻意吸。由顶上拉起,恢复跪坐,手亦收于膝旁指尖齐膝。由顶上拉起,如木偶之吊大德拜佛示范绳被拉起"被佛拉起",全身松,不用力,并非靠腰背使力坐起来。

  15、跪翻脚掌〔欢喜起行〕以膝作支点,双手于膝旁稍扶而已,由顶上中线拉起,自然臀离坐,使脚能灵活翻转"V"变"八",身放松才能灵活,肩、手勿沉重载力下按。

  翻法:二大趾向外点地"距8寸",二足跟向内靠拢"距2寸"。

  目的是使站起时,脚之位置如最初站立之"前八后二",如此才能立于原位。

  16、恢复立姿〔坚固不退〕趁着吸气之势,非刻意吸,是自然吸时,如木偶被拉一般,由顶上"中心线"拉起来,很松灵,瞬间就恢复立姿。起立完全不费腰肌之力,亦不是靠双手往下按地之力,而是顶上拉力,头始终在最高点,须用心体会此起身之要领-是如由顶上拉起般,心勿罣碍身体其它各部位。

  注意:不宜先抬臀部,后抬头,如此则腰很吃力,腰酸背痛。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如何正确上香,如何拜佛许愿,烧香原则规矩

  上香,实质是以香供养佛菩萨,这是有功德的。但功德大小,取决于发心,也就是说copy,你的发心越好,功德越大,发心越小,功德越小,如果发心不好,无功德而有罪。

  什么是发心大?就是发心善。比如,上香拜佛是为了度众生,为了成佛度众,为了家人的健康,等等。什么是发心小,就是只为自己。发心不好,就是上香的目的是害人。

  拜毕,记住把上香供养拜佛的功德回向给自己所希望的事项实现。

  因此,许愿,是以自己的功德来求佛菩萨保佑自己的理想实现,而不是说,我给佛菩萨送礼物求佛菩萨办事。许愿的前提是有功德。除了上香拜佛,还有放生、印经、诵经持咒,学雷锋做好事、助学,等等,只要是利益别人或动物的,就有功德,就能通过回向,帮助实zd现自己的愿望。

  上香的方法,一般是取香三支或者一枝,恭敬点燃插入香炉,然后礼佛三拜即可。

拜佛烧香的正确姿势

如果你比较虔诚的拜佛,建议有必要注意一下上香的佛礼,百并且同时注意一下拜佛的相关姿势。

第一,上香之前,首要做的就是净手,手要洗干净。最好是洗漱净心。这个是最基本的。

第二,其次要根据你祈愿,选择你上香的根数。一般三炷为己,六炷上度下两代人,九炷就是为全家祈福了。当然还有上十三炷香的不过非功德*不建议妄为。上香适合自己的就好。

第三,关于选香,烧香知拜佛,其实香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香更道能传达你的祈愿,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如果有心,可以考虑在无相铜炉官方专门预订几盒适合你的祈福香。

第四,关于拜佛,上香以后便是拜佛了,如果一般拜佛三次便可。佛教礼仪,三拜。指内顶礼三次,表示尊重。若行三次三拜则称九拜。三拜之后双手合什默默许愿。更具体的拜佛姿势,如果你容不是佛家居士也不必太过拘束。如果你是佛家居士,我相信不用我介绍了。

在家上香拜佛怎样才算正确

上香拜百佛没有标准,释尊并没有提过必须要按一个什么样的仪规来做。

上香拜佛全在一心,放下执念,清静便如法,过度度执着无异着魔。

通常,会上一支香,或三支香,也有问四支香(插于临近自己的位置,为供*)。到底应该用多少支,答这个纯依个人的心境(也是一种执着),数只为表意专。

拜佛,如果是皈依*,传承有要求那么依传承去做,没有那就以属恭敬心,直立三拜。

上香拜佛的正确方法什么时间上香

上香的方法 ­

  ①将香点燃后,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④再举香齐眉,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⑥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 ­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e68a84e8a2ad7a6431333363363364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 ­

如何拜佛.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站于*之前, 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上 ­

(三)以左掌按于*之前左边; ­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上; ­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之原处; ­

(八)头离*由伏而起; ­

(九)以右掌移于*之中心; ­

(十)以左掌离*,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追答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齐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至右至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开而退。­

上香拜佛没有标准,释尊并没有提过必须要按一个什么样的仪规来做。

上香拜佛全在一心,放下执念,清静便如法,过度执着无异着魔。

通常,会上一支香,或三支香,也有四支香(插于临近自己的位置,为供*)。到底应该用多少支,这个纯依个人的心境(也是一种执着),数只为表意。

拜佛,如果是皈依*,传承有要求那么依传承去做,没有那就以恭敬心,直立三拜。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策划书如何写 莓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结婚登记照片要求 鱼刺卡喉咙的有效处理方法是什么 桥梁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大衣蝴蝶结的系法图解 如何用纸折一把剑 扎马步的方法图解 男生怎么吹头发 如何快速止住打嗝 如何洗掉手上的墨水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科目二侧方位停车技巧图解 机械式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区别是什么 天猫积分应该怎么兑换 如何学画画基础 安全游泳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个人工作目标如何写 晚上喝牛奶会长胖吗 糖尿病分几种类型 零基础入如何学习英语 怎么回复邀请函 全国BIM等级考试通过难吗 如何正确饮用黑茶 腾讯理财通如何提取 新手怎么画眼线 应该怎么辨别银饰真假 如何通过手机号查快递 五行缺金如何解决 如何做好淘宝网店运营方案 装修施工流程 怎么安排电视和沙发的距离 收条怎么写有法律效力 万用表如何测二极管的好坏 蝴蝶结的系法图解之双层蝴蝶结 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提交的材料 如何上网交违章罚款 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十大注意事项 艾灸的5大禁忌及10个注意事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