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常识 - 正文

气溶胶传播是什么意思?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0-10-06 13:39:23
导读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气溶胶是人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都会排出的液滴,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体后很快(1秒甚至几十毫秒内)蒸发,形成飞沫核(粒径几微米),且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增加了无接触传播的风险。而飞沫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与飞沫相比,气溶胶更小、传播更远。哪些操作会产...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气溶胶是人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都会排出的液滴,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体后很快(1秒甚至几十毫秒内)蒸发,形成飞沫核(粒径几微米),且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增加了无接触传播的风险。

而飞沫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与飞沫相比,气溶胶更小、传播更远。

哪些操作会产生气溶胶?

世卫组织此前发布的《怀疑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和控制》临时指导文件中提出,例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术、心肺复苏、插管前人工通气和支气管镜检查等操作,会产生气溶胶。

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号“健康中国”今日发布的文章中介绍到,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空气中有新冠病毒吗?还能开窗通风吗?

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号“健康中国”今日发布的文章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从这个角度讲,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建议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但是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怀疑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指出,一些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会增加传播冠状病毒(SARS和MERS)的风险。为了预防产生气溶胶操作的空气传播,应该确保进行这些操作的医护人员:

1、在充分通风的房间里操作,即每个患者的空气流量至少为 160 升/秒的自然通风房间或每小时至少换气12次,且使用机械通风时可以控制空气流动方向的负压房间;

2、使用防颗粒物呼吸器,其防护程度至少应达到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 N95、欧盟FFP2标准或同等标准。使用一次性防颗粒物呼吸器时,必须检查密封是否良好。要注意如果佩戴者有胡须,可能造成呼吸器不能正确贴合;

3、保护眼睛(即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4、穿着干净、无菌的长袖袍服和手套。如果长袍不耐液体,在进行预计会产生大量液体并可能渗透进袍服的操作时,医护人员应使用防水围裙;

5、将房间里的人数在患者护理和支持所需的绝对最低限度。

哪些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尚未证实,但是现在已经发现的很多病毒性疾病是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比如同为冠状病毒的SARS病毒。

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以空气为分散系,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是病毒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应急工作安全手册(2008版)中区分了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以及所需要的防护措施。其中,空气传播指一些直径小于5 微米的病原体(如结核、麻疹和水痘等)可漂浮在空气中,在易感者吸入了带传染源的空气时发生感染。防止空气传播感染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还要附加以下预防措施:将病人安置在负压病房;进入该房间前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必要时,要先让病人佩戴好口罩。 而飞沫直径一般大于5 微米,常常不会溅出一米以外。

早在1月22日,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已经提到,在为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等)时,医务人员应当如何实施个人防护,包括戴护目镜或面罩,穿防体液渗入的长袖隔离衣等。

知道君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的资料发现,目前已经证实多种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包括SARS、诺如病毒等。

一、SARS病毒

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2003年发现的非典型肺炎病毒是其典型代表。

SARS病毒在室温24℃条件下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腹泻病人的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约15天,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3天。

SARS的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10天。人群普遍易感。SARS病人为最主要的传染源,症状明显的病人传染性较强,潜伏期或治愈的病人不具备传染性。

目前已经证明的传播途径包括,“人-人”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手接触传播;“动物-人”果子狸/蝙蝠-人(可能) 。

但是,同为冠状病毒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并不能通过气溶胶传播。2012年,MERS在沙特阿拉伯首次得到确认,病死率约35%。MERS病毒传播途径相较于SARS病毒少很多,主要是:“动物-人”单峰骆驼-人(可能)“人-人”密切接触(有限) 。

二、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的传播途径易实现,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经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暴发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国外还有在飞机上发生暴发的报道。

诺如病毒可随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排出造成环境污染,在外环境,如物体表面、污水、垃圾、地表水、食物中可存活较长时间。感染诺如病毒后多在48小时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也称之为“冬季呕吐病”,病程一般2-3天,预后良好。

三、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尤其是姬鼠所携带的汉坦病毒感染,住院病人病死率可高达10%以上。

周围有感染汉坦病毒的鼠类,然后才导致人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鼠类感染汉坦病毒后为无症状持续染,长期携带病毒,持续性排毒,可在鼠尿液,粪便和唾液中都可检出病毒,其中在肺中病毒的浓度最高。

当含有汉坦病毒的鼠尿液和粪便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时,人可通过呼吸含汉坦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也可以通过接触含有病毒的鼠尿液,粪便或鼠窝,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粘膜而感染;还可通过被鼠咬伤而感染;或可通过被鼠类体表螨类等寄生虫叮咬而传播。直接人-人传播未见报道。

四、麻疹病毒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麻疹病毒的传播主要包括:

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麻疹病毒通过咳嗽、喷嚏、与病人密切接触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分泌物而进行传播。含有病毒的分泌物通过病人呼吸、咳嗽等排出体外并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麻疹病毒在空气中或受感染物体表面2小时内可保持活力和传染性。病人传染期一般在出疹前后4天内。

麻疹的流行可以造成众多死亡,尤其是营养不良幼儿的死亡。在已基本灭除麻疹的国家,国外病例输入仍是重要的传染源。

五、肺鼠疫

自然界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这些染疫动物都可以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尤其以啮齿动物(鼠类、旱獭等)为常见,跳蚤吸血也能传播鼠疫。

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 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 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接触感染甚至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 如手指的倒刺等。

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 患者通过呼吸、咳嗽时便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 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肺鼠疫暴发。

接触肺部感染的染疫动物,如感染鼠疫的狗、猫等,也可以直接经呼吸道感染,引起原发性肺鼠疫。

当鼠疫菌感染人发展成为肺鼠疫时,即使在疾病早期也有传染性。肺鼠疫人传人的传播方式可造成鼠疫大流行,其波及地区远远超出疫源地范围。

六、其他及细菌性传染病

通过空气传播或者气溶胶传播的病毒还有很多,比如水痘病毒、流感病毒等。狂犬病毒也可能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但是通过吸入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或通过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感染狂犬病现象很罕见。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尚无流行病学证据支持人际之间通过空气传播拉沙病毒。

此外,一些细菌疾病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比如肺结核、炭疽和白喉。

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气溶胶、密切接触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白喉是疫苗可预防疾病。我国近年来百白破疫苗的接种率维持在95%以上,平均保护时间约为10年。我国2007年至今,未报告白喉病例。

布鲁氏菌也容易通过气溶胶传播,国家疾控中心还通报了2019年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

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生产时段该区域主风向为东南风,兰州兽研所处在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造成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2019年12月份,兰州大学学生和教职工中陆续检出抗体阳性,超过3000人次。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假口罩的危害有哪些? 口罩在哪里可以买? 3M口罩的价格是多少? 3m口罩是一次性的吗? 口罩有保质期吗? 一次性口罩的保质期是多久? 口罩上的BFE是什么意思? 3M9001口罩能挡病毒传染吗? 医用口罩有哪三种类型? pm2.5口罩能用多久? pm25口罩和n95口罩区别? 3m和n95口罩哪个好? 包裹正在等待揽收是什么意思? 回南天是什么意思? 手机Pro是什么意思? gdp是什么意思? 数据漫游是什么意思? VoLTE是什么意思? 同等学力是什么意思? 墨菲定律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方舱医院? cm口罩是什么意思?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防霾口罩能防病毒吗? kp95与kn95口罩的区别是什么? 防病毒口罩哪种好? facemask口罩是不是医用口罩? sekure口罩是医用口罩吗? 飞沫是什么意思? 疫情期间武汉快递能收吗? 自限性疾病是什么意思? 气溶胶是什么?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先有红绿灯还是先有汽车? 地震时躲在哪里自救存活率较高? 职业年金是什么东西? 新风系统是什么东西? 无责任底薪是啥意思? 骨头汤里白色的是什么? 84消毒液为什么要叫"8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