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缴个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而且在个人所得税中需要扣除的项目有5000元的免征额、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项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企业年金等其它国家规定可以扣除的项目。
-
印花税的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比例税率:借款合同,适用税率为0.05‰。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等,适用税率为0.3‰。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合同等,适用税率为0.5‰等。
-
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
按照土地增值税税率表,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
-
一般计税和简易计税的区别包括适用范围不同,应纳税额不同,税率区别以及是否抵扣,是否开具专票等方面。在税率方面,简易计税办法使用的税率一般以3%较为常见。一般计税方法使用的税率根据使用情形涉及17%、11%、6%等不同税率。
-
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
城建税按照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的7%、5%、1%(市区、县城和镇、其他地区)缴纳。教育费附加按照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的3%缴纳。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照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的2%缴纳。
-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而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我国的税率只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它们具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其中比例税率统一按一个百分比征税。超额累进税率按等级计算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