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知识百科 - 正文

石灰吟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8-26 07:27:35
文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推荐度:
导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视频内容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一般认为《石灰吟》的作者为明代的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作者还存在争议,姚广孝和袁崇焕都在争议之中,有待专家考证。

文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专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专题登鹳雀楼登鹳雀楼专题滕王阁序滕王阁序专题游子吟游子吟专题岳阳楼记岳阳楼记专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专题陋室铭陋室铭专题百家姓百家姓专题长恨歌长恨歌专题爱莲说爱莲说专题大象简笔画大象简笔画专题村居 古诗村居 古诗专题长歌行 古诗长歌行 古诗专题忆江南忆江南专题古朗月行古朗月行专题醉翁亭记醉翁亭记专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专题再别康桥朗诵再别康桥朗诵专题三字经全文朗读三字经全文朗读专题弟子规全文朗读弟子规全文朗读专题出师表朗读出师表朗读专题北京的春节课程三生字词讲读北京的春节课程三生字词讲读专题北京的春节_课文_名师朗读_朗读视频北京的春节_课文_名师朗读_朗读视频专题北京的春节课程介绍北京的春节课程介绍专题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专题兰亭序兰亭序专题己亥杂诗己亥杂诗专题枫桥夜泊枫桥夜泊专题赤壁赋赤壁赋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