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辂读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5 01:52:13
金辂读什么
1、金辂的拼音是:jīn lù。2、注音是:ㄐ一ㄣㄌㄨˋ。3、结构是:金(上下结构)辂(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亦作'金辂'。2.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3.借指帝王。金辂[jīnlù]⒈见“金路”。5、引证解释是:⒈见“金路”。6、网络解释是:金辂[清]又名埕,字式度,又字寿峯,号畹香,又号耐云、荆村、寿封,江苏常熟人,居杭州。性弧介,布衣蔬食,坦然也。7、汉语大词典是:见“金路”。《汉语大词典》:金路 拼音:jīnlù亦作“金辂”。(1).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郑玄注:“金路,以金饰诸末。”《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车: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飨、射、祀还,饮至所乘也,赤质,金饰末。”《明史·舆服志一》:“亲王象辂,其高视金辂减六寸。”(2).借指帝王。唐窦弘余《广谪仙怨》词:“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参见“五路”。
导读1、金辂的拼音是:jīn lù。2、注音是:ㄐ一ㄣㄌㄨˋ。3、结构是:金(上下结构)辂(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亦作'金辂'。2.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3.借指帝王。金辂[jīnlù]⒈见“金路”。5、引证解释是:⒈见“金路”。6、网络解释是:金辂[清]又名埕,字式度,又字寿峯,号畹香,又号耐云、荆村、寿封,江苏常熟人,居杭州。性弧介,布衣蔬食,坦然也。7、汉语大词典是:见“金路”。《汉语大词典》:金路 拼音:jīnlù亦作“金辂”。(1).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郑玄注:“金路,以金饰诸末。”《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车: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飨、射、祀还,饮至所乘也,赤质,金饰末。”《明史·舆服志一》:“亲王象辂,其高视金辂减六寸。”(2).借指帝王。唐窦弘余《广谪仙怨》词:“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参见“五路”。
金辂的拼音是:jīn lù。
金辂的注音是:ㄐ一ㄣㄌㄨˋ。结构是:金(上下结构)辂(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1.亦作'金辂'。2.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3.借指帝王。金辂[jīnlù]⒈见“金路”。引证解释是:⒈见“金路”。网络解释是:金辂[清]又名埕,字式度,又字寿峯,号畹香,又号耐云、荆村、寿封,江苏常熟人,居杭州。性弧介,布衣蔬食,坦然也。7、汉语大词典是:见“金路”。《汉语大词典》:金路 拼音:jīnlù亦作“金辂”。(1).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郑玄注:“金路,以金饰诸末。”《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车: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飨、射、祀还,饮至所乘也,赤质,金饰末。”《明史·舆服志一》:“亲王象辂,其高视金辂减六寸。”(2).借指帝王。唐窦弘余《广谪仙怨》词:“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参见“五路”。
金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金辂详细内容】
1.亦作'金辂'。2.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3.借指帝王。金辂[jīnlù]⒈见“金路”。
二、引证解释
⒈见“金路”。
三、汉语大词典
见“金路”。《汉语大词典》:金路 拼音:jīnlù亦作“金辂”。(1).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郑玄注:“金路,以金饰诸末。”《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车: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飨、射、祀还,饮至所乘也,赤质,金饰末。”《明史·舆服志一》:“亲王象辂,其高视金辂减六寸。”(2).借指帝王。唐窦弘余《广谪仙怨》词:“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参见“五路”。
四、其他释义
1.见'金路'。
五、关于金辂的成语
大辂椎轮 金石声 炊金馔玉 谗口铄金 点金成铁 点金作铁
六、关于金辂的词语
大辂椎轮 椎辂 金石声 金石交 试金石 万金油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金辂的详细信息
金辂读什么
1、金辂的拼音是:jīn lù。2、注音是:ㄐ一ㄣㄌㄨˋ。3、结构是:金(上下结构)辂(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1.亦作'金辂'。2.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3.借指帝王。金辂[jīnlù]⒈见“金路”。5、引证解释是:⒈见“金路”。6、网络解释是:金辂[清]又名埕,字式度,又字寿峯,号畹香,又号耐云、荆村、寿封,江苏常熟人,居杭州。性弧介,布衣蔬食,坦然也。7、汉语大词典是:见“金路”。《汉语大词典》:金路 拼音:jīnlù亦作“金辂”。(1).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郑玄注:“金路,以金饰诸末。”《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车: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飨、射、祀还,饮至所乘也,赤质,金饰末。”《明史·舆服志一》:“亲王象辂,其高视金辂减六寸。”(2).借指帝王。唐窦弘余《广谪仙怨》词:“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参见“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