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庐的相关成语是:庐山真面、三顾草庐、庐山面目。
倚庐的拼音是:yǐ lú。注音是:一ˇㄌㄨˊ。结构是:倚(左右结构)庐(半包围结构)。
倚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倚庐详细内容】
⒈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引《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⒉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参见“倚门”。引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於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絶,入而室虚者,岂少哉!”
二、网友释义
倚庐,读音为yilu,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居父母丧时所住的房子。
三、汉语大词典
(1).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2).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衔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于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绝,入而室虚者,岂少哉!”参见“倚门”。
四、辞典修订版
守丧者所住的草房。这种草房盖在中门之外的东墙下,向北开门,门上没有横梁和柱子,只是以草为屏障,不加泥涂。《礼记.丧大记》:「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唐.白行简《李娃传》:「有灵芝产于倚庐,一穗三秀。」
五、关于倚庐的造句
1、九江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2、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3、九江古称浔阳、柴桑,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士高气清,富有佳境,是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
4、晏桓子卒,晏婴麤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
5、柴桑,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士高气清,富有佳境,是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6、柴桑,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士高气清,富有佳境,是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www.chazidian.com/zj-293929/查字典倚庐造句)
六、关于倚庐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