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的造句是:凌风见过这种指法,这是一种道家指法,在终南山楼观台上尹文操和吴连山作别时就用这种指法。
楼观台的拼音是:lóu guān tái。注音是:ㄌㄡˊㄍㄨㄢㄊㄞˊ。结构是:楼(左右结构)观(左右结构)台(上下结构)。
楼观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楼观台详细内容】
道教名观。在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秦岭山麓。相传周康王时,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说经台。该楼一名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唐武德元年公元年改名宗圣观。宋元曾屡更名,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参阅《云笈七签》卷一○四。
二、基础解释
道教名观。在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秦岭山麓。相传周康王时,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说经台。该楼一名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唐武德元年公元年改名宗圣观。宋元曾屡更名,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参阅《云笈七签》卷一○四。
三、网络解释
楼观台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四、汉语大词典
道教名观。在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秦岭山麓。相传周康王时,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说经台。该楼一名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宗圣观。宋元曾屡更名,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参阅《云笈七签》卷一○四。
五、关于楼观台的词语
六、关于楼观台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