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缳的汉语大词典是:自缢。《后汉书·吴祐传》:“因投缳而死。”李贤注:“谓以绳为缳,投之而缢也。”《新唐书·长孙无忌传》:“敬宗令大理正袁公瑜、御史宋之顺等即黔州暴讯。无忌投缳卒。”清冯桂芬《许烈姬传》:“屡投缳求死,不可得。”茅盾《子夜》十八:“她又觉得她的结果只有那照例的一着:吞金或者投缳。”。
投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投缳详细内容】
⒈自缢。引《后汉书·吴祐传》:“因投繯而死。”李贤注:“谓以绳为繯,投之而縊也。”《新唐书·长孙无忌传》:“敬宗令大理正袁公瑜、御史宋之顺等即黔州暴讯。无忌投繯卒。”清冯桂芬《许烈姬传》:“屡投繯求死,不可得。”茅盾《子夜》十八:“她又觉得她的结果只有那照例的一着:吞金或者投缳。”
二、网络解释
投缳投缳,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上吊;自缢;投缳道路。
三、辞典修订版
上吊自杀。《后汉书.卷.吴佑传》:「含血言曰:『妻若生子,名之「吴生」,言我临死吞指为誓,属儿以报吴君。』因投缳而死。」
四、其他释义
自缢;上吊:投缳而死。
五、关于投缳的成语
六、关于投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