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宝宝妈妈们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宝宝太小了,没有经验的妈妈都不知日常生活中该怎么护理他, 特别是每天都给宝宝洗澡,因为担心有细菌。但是,妈妈们知道吗?宝宝在有些情况下是不能给洗澡哦!方法不正确会引起孩子身体的损伤等。因此,小编汇总了一下不能给宝宝洗澡的几个情况和一些儿童护理方面的常识。希望能给妈妈们带来帮助。
一、如果遇到宝宝频繁呕吐的时候,不要给宝宝进行洗澡
1,因为帮帮宝宝洗澡时难免会搬动宝宝,这样会使呕吐加剧,不注意时还会造成呕吐物误吸等情况。为了宝宝的健康安全着想,当宝宝频繁呕吐的时候注意不要给宝宝洗澡。
2,宝宝频繁呕吐时,是不适合随意搬动宝宝的,这样会加剧宝宝自身的运动,导致宝宝呕吐更加严重,而且在宝宝被搬动时,有可能导致呕吐物误吸,对宝宝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二、打预防针后别洗澡
1,宝宝小的时候都需要定期接种各种疫苗,这个时候大人们需要注意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会有个微创口,如果那个微创口接触到不干净的水可能会造成接种部位产生红肿的情况出现,然而宝宝在任何疫苗接种后都可能引起宝宝们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
2,如果接种疫苗后就帮宝宝洗澡的话,万一接触到不干净的水,感染了接种部位,一旦出现红肿反应就不好区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因为接触不干净水造成的,却没有注意好,对宝宝的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3,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预防接种4-6小时后,有部分宝宝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发热等全身症状。有时候而给宝宝洗澡,会因为水温不当或者宝宝着凉了也会出现苦恼、烦躁不安或者发热这些症状,这样也有可能会加重接种的不良反应。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接种疫苗后不要给宝宝洗澡。
三、洗澡时如何给新生儿洗身
1,若新生儿的脐带尚未脱落,应上下身分开洗,以免弄湿脐带,引起炎症。先洗上身,取洗头时同样的姿势,依次洗新生儿的颈、腋、前胸、后背、双臂和手。然后洗下身,将新生儿的头部靠在左肘窝,左手握住新生儿的左大腿,依次洗新生儿的阴部、臀部、大腿、小腿和脚。
2,由于新生儿的脐带断端是一个创面,如护理不当,细菌可以通过脐部进入人体内造成败血症,威胁新生儿的健康。所以脐部的护理主要是保持清洁干燥,沐浴时不要碰湿脐部,然后用75%酒精棉棒消毒脐带根部和周围皮肤,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脐带干燥后无需盖纱布)。
3,若宝宝的脐带已脱落,那么在洗净脸及头颈部之后,就可将宝宝颈部以下置入浴盆中,成仰卧的姿态,由上而下洗完后,将宝宝改为伏靠的俯卧姿势,以洗背部及臀部肛门处。最后,以双手为支托并抓稳宝宝肩部,抱离水中,置于大浴巾上,抹干全身。
4,整个过程中,身体的皱折及弯曲部位,应特别注意洗净擦干,且动作要轻柔,使宝宝有安全感。
四、新生儿洗澡后如何做护理
1,用浴巾裹住宝宝的全身时,可留出脐部,用酒精棉棒从中间向外清洗脐部,注意保持脐部的干燥和清洁。如果脐部发红、出脓液或有难闻的气味,就应该找医生处理。
2,通常在皮肤折皱处,可替宝宝抹些爽身粉,使他感到干爽舒适。在宝宝的臀部涂上护肤油,防止尿液刺激皮肤产生尿布疹。
3,给宝宝围上尿片,穿上衣服。但宝宝不宜紧紧地裹在“蜡烛包”中,应放松他的手脚,让他自由地活动,这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以促进生长发育。
4,如果宝宝脸部皮肤干燥,还可以在脸上涂少量的滋润油,使皮肤保持湿润、光滑。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护肤油、爽身粉等婴儿用品,只有当宝宝皮肤上没有任何疾病时,才可以适量使用。而且这些油或粉不可直接洒于新生儿皮肤上,要先洒在您的手上,再抹在宝宝身上。
5,若肌肤有疹块、红臀等情形时,应保持干燥、按医生嘱咐涂药才是最重要的,这时若用这些油或粉,对宝宝等于是种多余的刺激物,反而有害无益。
小精灵温馨提示:
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例如出现红肿,宝宝哭闹等。但是,宝宝也有可能是因为洗澡而起这些症状,为了更好的区分宝宝不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