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踞的其他释义是:〈书〉古人席地而坐,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
箕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箕踞详细内容】
(书)(动)席地而坐,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
二、引证解释
⒈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引《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弔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成玄英疏:“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高祖箕踞駡。”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屈膝坐,其形如箕。”宋洪迈《夷坚甲志·叶若谷》:“一老嫗自外至,手持钱篋,据胡床箕踞而坐,傍若无人。”清曹寅《夜坐限萤字》:“吾人常不袜,箕踞已忘形。”王统照《沉船》:“那好说笑的顾宝,却在草棚下面箕踞坐着吸那‘大富国’的纸烟。”
三、综合释义
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弔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成玄英疏:“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高祖箕踞駡。”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屈膝坐,其形如箕。”宋洪迈《夷坚甲志·叶若谷》:“一老嫗自外至,手持钱篋,据胡床箕踞而坐,傍若无人。”清曹寅《夜坐限萤字》:“吾人常不袜,箕踞已忘形。”王统照《沉船》:“那好说笑的顾宝,却在草棚下面箕踞坐着吸那‘大富国’的纸烟。”
四、国语辞典
两腿舒展而坐,形如畚箕,是一种随意不拘礼节的坐法。《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各随其便。」也作「箕倨」、「箕坐」。
五、关于箕踞的成语
六、关于箕踞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