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的其他释义是: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部。军都山主峰,海拔1015米,形势险要。明代筑有关城,有东西二门。关城两侧为长城,城墙保存完好,高7。
八达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八达岭详细内容】
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部。军都山主峰,海拔米,形势险要。明代筑有关城,有东西二门。关城两侧为长城,城墙保存完好,高?米,宽米左右。城墙依山而筑,气势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达岭[bādálǐng]⒈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部。军都山主峰,海拔1015米,形势险要。明代筑有关城,有东西二门。关城两侧为长城,城墙保存完好,高7?8米,宽6米左右。城墙依山而筑,气势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引证解释
⒈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为军都山山峰。元置屯军,称居庸北口。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置关城。城关气势雄伟,长城蜿蜒起伏,为首都游览胜地。引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岔道八达岭》:“出居庸关,北往延庆州,西往宣镇,路从此分,故名八达岭。”
三、综合释义
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为军都山山峰。元置屯军,称居庸北口。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置关城。城关气势雄伟,长城蜿蜒起伏,为首都游览胜地。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岔道八达岭》:“出居庸关,北往延庆州,西往宣镇,路从此分,故名八达岭。”八达岭[bādálǐng]山名。位于察哈尔省延庆县南,居庸关北,青龙桥西约二公里。元时尝置屯军于此,称为「居庸北口」。悬崖刻有天险二字。平绥铁路凿隧道经此。
四、汉语大词典
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为军都山山峰。元置屯军,称居庸北口。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置关城。城关气势雄伟,长城蜿蜒起伏,为首都游览胜地。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岔道八达岭》:“出居庸关,北往延庆州,西往宣镇,路从此分,故名八达岭。”
五、关于八达岭的词语
六、关于八达岭的诗词
<<《八达岭·丹梯直北通榆木》>> <<《洞仙歌·出居庸关,登八达岭》>> <<《八达岭·车驰深谷□回旋》>> <<《八达岭·三春逸兴催》>> <<《八达岭·扶病踏青来》>> <<《八达岭·时值春分后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