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靠什么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我们的纺织厂,砖窑,高炉和电气化铁路靠什么运转?更别说那些高级的工业生产。
2、她孩子一样嗫嚅半晌,一句话方问出口:你们这些唱歌的人,都是靠什么活着的?这个一生无缘踏出茫茫荒野的老人鼓起全部的勇气发问。她替已然年迈的自己问,替曾经年轻的自己问。
3、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地落入忘川,那么一个人靠什么来指引呢?惟有哲学。马可·奥勒留。
4、本来就烂,然后露奶也删了,靠什么。
5、管理顾问靠什么赚钱?靠的是提供战略方面的咨询,这是很严肃的事,怎能和絮絮叨叨的季节感慨扯在一起?
6、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7、艺术最初靠什么?靠想象。巫的时代靠巫想象,其他的人相信他的想象。现在无非是每个艺术家都是巫,希望别的人或者是别的巫相信认可自己的想象罢了。
8、刘晓庆靠什么装嫩?刘晓庆的不老容颜让很多人羡慕,其实年轻的容颜都会眷顾会保养的人。
9、我们这种平凡之人在面对胜负关键时,总需要找寻某种倚靠,但,在比赛中乃是孤独的,无法倚靠任何人,那么,该倚靠什么呢?我想,只有自己曾经努力过的事实。东野圭吾。
10、他靠什么收入来维持本人的遨游天下?
11、科学家们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靠顽强的努力!
12、那么靠什么去坚持,就要靠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13、他有什么好羡慕的。”猪说,“飘一辈子,最后还是个无依无靠。”,“那我们呢,我们又希望能依靠什么?”我远望前路。“不过是……想亲眼看到那个结局的渴望吧。”。
14、秦宜智指出,依托党建带团建,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要回答好“服务谁”“怎么做服务”“靠什么力量来实现服务”的问题。
15、我们是草根,草根靠什么,靠踏实勤奋;我们是凡人,凡人靠什么,靠自强不息。
16、可是,那些批评质疑者可曾想到,若不是如此“拼”,那些贫寒人家的子弟,那些小镇青年靠什么改变命运?对他们来说,高考几乎是唯一机会,他们真的输不起。
17、我害怕失去你,把你紧抱在怀里,你走开一步,我急得落泪。我不知道靠什么法术,将你这世界的财富,永远搂在我柔弱的臂弯里。
18、就像一个自由落体的皮球,是无法靠什么“自身的努力”来改变下坠趋势的,唯有等待外力的出现,那冥冥中的、欣欣然的一双掌心。
19、达到这层境界就不是靠什么努力以及大智大慧的就能达到了,而是需要上天的眷顾,你自己去体会吧!
20、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人靠什么生活下去呢?
21、一位平时喜欢说“我靠”,久而久之成了口头语。一次挤公交,一男子有意往身上靠,想揩油,一推男子说:我靠,你往这靠什么靠?男子也推一下说:怎么啦?你靠行,我靠不行?
22、我不种地养猪,你拿什么养十万燕州军?靠什么造反?废话少说,过来推磨。
23、这颗恒星的大小跟月球差不多,不过重力却是地球的俩倍,千山万壑,没有水跟树,真不知道那些原住民是靠什么维持它们的生命的。
24、中国武术靠什么“风靡世界”?首先当推“文化自信”。
25、在感觉最不敏锐或者最幼稚的心灵上,也有一连串的回忆,它们的发现,不是靠什么艺术的引导,也不是靠什么技术的协助,常是和最大的真理一样,自己显示出来,很偶然,谁也不是有意去寻求它。
26、朋友问我:“哪吒削肉还父,削骨还母后是靠什么重生的?”我答:“印象中是藕吧。”朋友一听,立马怒了:“又关韩国人的事?”。
27、一棵紫色的树藤,生长在情山孽海之间,它靠什么力量达到了永恒?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死亡之后的……
28、我们不能靠什么隐藏什么,我们没有把球踢进网窝。
29、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点点温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衣?底磨快通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30、两千四百年,不知它如何捱过来,若再活两千四百年,它又靠什么挺下去?听说歙县唐模村,有一棵银杏,活了一千三百多岁,我一定要去看看。
31、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原吊桥队队长许振超说,实现靠什么?靠实干,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