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相互促进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我们对外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多头并进,产品、资本、技术和劳力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2、竞技体育竞争力由竞技体育软实力与竞技体育硬实力共同构成,两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
3、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相制约的内在规律性。
4、关键的重点领域是继续为中小型企业支付贷款,传播学到的好做法,以及在信贷额度和技术援助之间建立相互促进的关系。
5、在这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两国首先经历了天寒地冻、障碍迭起的艰难时期,继而经历了政治经济相互促进、官民往来并举的友好时期,最后经历了合作与竞争、交往与摩擦并存的磨合阶段。
6、学校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相互促进,教科研工作取得较大发展。
7、这些作用间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促进,导致复合岩溶较单一可溶岩的岩溶更发育。
8、同时,对缅甸宝玉石资源开发与云南珠宝业的发展和云南地矿业的相互促进关系作了客观的评述。
9、兰西经济区的兰白都市经济圈、西宁都市经济圈既发展,又相互促进,便于协作,利多弊少。
10、环境与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中一对相互矛盾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而近几年来由环境带来的环境壁垒却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
11、大众体育的统筹城乡发展绝不是简单的“农村体育城市化”或“城市体育的农村化”,而应当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促进。
12、这意味着和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13、法律、行政、与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14、感恩明月,似缎光华,如霜美丽,我们对月流珠寄托思念。感恩同学,我们执手共话,契阔谈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感恩同学,我们在赛场上为他们默默祈祷。
15、只有质量和特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推进社院学报健康发展。
16、同时指出,失效分析与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7、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技术总是相互斗争、相互促进的,它们在电子战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18、“四项整顿”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整顿思想是根本,整顿用人是重点,整顿组织是关键,整顿纪律是底线。
19、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0、万物都是相互联系,互助互生的,事物之间相互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又相互克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1、要求干警在参与“瓯海民生检务”服务品牌等创建活动中,做到与全区阶段性、重点性专项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2、经济与社会只有“两条腿一样长”,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走得既快又稳。
23、发展“首都经济”与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定位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24、企业制度的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并形成了两种制度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
25、希腊神话和裸体艺术一直处在一种相互利用和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26、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宅建设的发展,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27、我们应改变这种趋势,以形成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三极”并存、相互促进的都市圈空间发展模式。
28、技术创新为科技传播提供新的内容和方式,同时科技传播也促进技术创新,两者相互促进。
29、人的能力发展和现代科技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30、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微液滴的扩展与腐蚀电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