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利用职务之便;
二是滥用职权;
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当然职务犯罪毕竟是一类罪,实际构成的是哪个罪名,还应《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做出处罚。
一、行贿罪属于职务犯罪吗
行贿罪不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二、以前的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了贪污贿赂、挪用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其中是最突出的表现,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反斗争也因此成为了现阶段国家建设的重点。
三、监察委员会管辖的罪名
监委管辖涉及职务犯罪的88个罪名,论上监委对可以立案的14个罪名也有管辖权。由于14个罪名中“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在监委管辖的88个罪名中也存在,所以实际上监察机关应是对88个罪名+12个罪名共计100个罪名有管辖权。如贪污罪、挪用罪等职务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