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法定退休年龄和特殊工种的定义。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以及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特殊工种是指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
法律分析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以及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二、什么是特殊工种
特殊工种是指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特殊工种的范围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确定,特殊工种不是一个正式的概念,只是约定俗成的叫法。所以法律法规对它没有正式的定义。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退休制度》规定,特殊工种劳动者可以享受提前退休政策。具体来说,当劳动者年满50周岁,且连续工作满10年,但不超过15年,或者年满55周岁,且连续工作满15年时,可以享受提前退休政策。
然而,特殊工种劳动者的提前退休政策并非一概而论,还需要考虑其工作性质和当地政策规定。具体来说,对于一些特殊工种,如矿山、化工、建筑等行业的劳动者,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风险较高,可能存在工作年限要求,且提前退休政策可能存在地区差异。
因此,在享受特殊工种劳动者提前退休政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了解当地政策和具体操作流程。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遵守相关法规,确保提前退休政策的公正、公平、公开。
结语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以及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法定退休年龄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特殊工种是指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四章 退 休 第九十二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四章 退 休 第九十四条 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四章 就业服务和管理 第三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