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其中,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而根据解除原因的不同,用人单位所采取的赔偿方式也有所差异。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而除此之外,根据解除原因的不同,用人单位所采取的赔偿方式也有所差异。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法系是指根据法在结构上、形式上、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和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基本划分。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具体赔偿金数额如下:
1.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2. 劳动者月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6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3. 劳动者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因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数额与其员工月工资有关。如员工月工资高于规定标准,则需按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如员工月工资低于规定标准,则需按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倍支付。
结语
在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相关规定因解除原因而异。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则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而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则需按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四条 【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