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行为包括假冒他人已获批准的专利,且必须是故意行为。犯罪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假冒专利罪侵犯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个人的专利权利。《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了假冒专利罪的刑罚标准。
法律分析
一、对假冒专利罪的判刑标准是哪些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假冒专利罪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专利法中所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而冒充专利行为和专利侵权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处罚之外。
犯本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假冒专利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它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或单位已向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查获得批准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在假冒他人专利侵犯他人专利权而仍故意实施该行为。对于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假冒专利罪是怎么规定的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1、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它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或单位已向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查获得批准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在假冒他人专利侵犯他人专利权而仍故意实施该行为。对于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本罪。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结语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犯本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假冒专利罪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个人的专利权利。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对于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八十条 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八条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