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法人退出途径:1.与股东协商,若不同意可投诉工商部门;2.辞职强制退出;3.行使法人权利迫使股东更换;4.向登记部门投诉虚假登记;5.起诉法院解除挂名。
法律分析
对于挂名法人我们要认识到其风险特别大,可能会无故吃上官司,甚至还会有牢狱之灾,所以挂名法人应当尽早退出。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更换法人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不能得到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则不能轻易退出。那么挂名法人有哪些退出途径呢?
1.与公司股东协商,要求撤销挂名法人。自己表达了不愿意挂名的意愿,如果不愿意的话,就到工商部门投诉,公司股东一般都会同意的。
2.辞职。如果是公司的员工被挂名法人的,在提出要求得不到批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辞职的方式,强制退出挂名法人。
3.行使法人权利。公司股东不让退出挂名法人,那么就可以通过行使法人一些真正权利,来迫使股东主动更换法人。比如需签字的不签字,收回自己的印章等等。
4.向登记部门反映。自己实在退出不了,可以到工商登记部门投诉,举报公司虚假登记的情况。
5.起诉。在无法找到股东或者特殊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法人挂名。
拓展延伸
挂名公司的合法解除程序和要求
挂名公司的合法解除程序和要求通常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首先,挂名公司需要与挂名合同的另一方进行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其次,根据当地法律法规,挂名公司可能需要提交解除挂名的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解除挂名的原因、解除挂名的时间等。此外,挂名公司还要支付可能涉及的解除挂名费用或违约金。最后,一旦相关程序和要求完成,挂名公司将正式解除挂名,并不再享有挂名公司的权益和义务。请注意,具体的解除程序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法律条款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解除挂名前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性。
结语
对于挂名法人,我们必须认识到其存在的巨大风险,可能会面临官司甚至牢狱之灾。因此,及早退出挂名法人是必要的。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更换法人需要遵循一套法定程序,未经过半数以上股东同意是不能轻易退出的。那么,挂名法人有哪些退出途径呢?一是与公司股东协商,要求撤销挂名法人;二是辞职,如果是公司员工被挂名法人,可通过辞职强制退出;三是行使法人权利,通过行使真正的法人权利迫使股东主动更换法人;四是向登记部门反映,举报虚假登记情况;五是起诉,通过诉讼解除法人挂名。值得注意的是,解除挂名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法规而异,建议在解除前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