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逃汇罪的立案标准为:行为人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单笔在200万美元以上或累计数额在500万美元以上。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逃汇罪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
2、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实施了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的行为;
3、数额单笔在二百万美元以上或者累计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
拓展延伸
逃避外汇管制的罪行立案标准及其法律后果
逃避外汇管制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或逃避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措施,以获取非法利益或转移资金。对于逃避外汇管制的罪行,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外汇管理的明确规定;二是存在明显的非法转移、隐匿或伪造外汇资金的行为;三是涉及巨额外汇资金的转移或非法交易。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对逃避外汇管制的罪行将会面临不同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刑事处罚、资产冻结或没收等。因此,逃避外汇管制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并追究法律责任是维护国家金融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
结语
逃避外汇管制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其立案标准主要包括违反法律规定、非法转移资金和涉及巨额外汇交易等方面。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对此行为将面临不同的法律后果,包括罚款、刑事处罚、资产冻结或没收等。因此,对逃避外汇管制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并追究法律责任,是维护国家金融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对单位判处逃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单位判处逃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