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构成犯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8 07:11:23
文档

构成犯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构成犯罪的条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以及犯罪客体。司法解释规定了犯罪构成要件,只有行为违反刑法规定才构成犯罪。构成犯罪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进行认定,实践中需要据实而定。法律分析;一、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推荐度:
导读构成犯罪的条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以及犯罪客体。司法解释规定了犯罪构成要件,只有行为违反刑法规定才构成犯罪。构成犯罪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进行认定,实践中需要据实而定。法律分析;一、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构成犯罪的条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以及犯罪客体。司法解释规定了犯罪构成要件,只有行为违反刑法规定才构成犯罪。构成犯罪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进行认定,实践中需要据实而定。

法律分析

一、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二、司法解释

构成犯罪所必需的诸要件,是由刑法加以规定的。也就是说,哪些实施特征可以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是由立法者选择,通过刑法加以规定的。反过来,只有通过刑法的明确规定,犯罪的事实特征才能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这反映了罪刑法定的要求,说明刑事违法性也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属性之一。所以,行为是否具备犯罪构成要件与行为是否违反刑法是一致的。这也说明,犯罪构成要件本身不是理论的解释,而是法定的。

需要明确的是,是否构成犯罪应当由司法机关依据相关的法律来进行认定,法律上也明确规定了构成犯罪的相关条件,如果达不到相关条件规定的标准,那么是不会被认定为犯罪的,也就不需要追究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认定以及判决都需要据实而定。

结语

构成犯罪的条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可以是个人或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犯罪行为及其结果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构成犯罪的要件由刑法规定,法律明确规定了构成犯罪的相关条件。在司法实践中,需要依据相关法律对犯罪事实进行认定,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文档

构成犯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构成犯罪的条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以及犯罪客体。司法解释规定了犯罪构成要件,只有行为违反刑法规定才构成犯罪。构成犯罪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进行认定,实践中需要据实而定。法律分析;一、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