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制企业是在法律框架下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通常被称为法人企业。要成为法人企业,企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依法成立、有独立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制企业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法人企业。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制企业是在法律框架下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通常被称为法人企业。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法人企业。
企业要取得法人资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
依法成立是指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成立,包括在成立程序上的合法性和在成立后组织的合法性。我国公司制企业必须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方能取得法人资格。
(2)有独立的财产。
法人企业拥有独立的财产,是它作为民事主体参与经济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法人企业应具有与其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一致的财产总额。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法人的名字是法人的字号,是它区别于其他法人的标志。企业法人是一个经济组织,组织必须有一个有序的组织机构,组织的功能才能发挥。企业法人的场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地方,也是企业作为民事主体的住所。企业法人必须有场所,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二是有利于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4)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条件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必须承担民事责任;二是只能由它自己承担;三是有能力承担。企业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以其是否拥有独立财产为基础的。公司制企业由多个投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其它法人)出资,依法定程序设立,所有投资主体的出资形成公司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与投资主体的其它未投入的财产相分离,公司以它拥有的全部财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具有与自然人一样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应当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包括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其中,依法成立是取得法人资格的必要条件,而其他条件则是依法成立的具体要求。
首先,法人应当依法成立。这意味着,法人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注册,才能取得法人资格。例如,一家公司需要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才能成为一家合法的法人。
其次,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和财产或者经费。这些条件是法人成立后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也是法人与其他组织进行区分和识别的标志。例如,一个公司需要有一个独特的名称,以便于识别和区分于其他公司。
综上所述,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包括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和财产或者经费。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一个组织才能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结语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制企业是在法律框架下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通常被称为法人企业。要取得法人资格,企业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依法成立、有独立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中,依法成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有独立的财产是法人企业作为民事主体的物质基础,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则是法人企业的标志和住所。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则是法人企业作为民事主体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总之,只有满足以上四个条件,企业才能取得法人资格,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企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二章 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二十一条 企业的合并、分立、终止,以及经营范围等登记事项的变更,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三章 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 企业有权决定机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第十五条 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的十五日内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