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经过两个月的侦查阶段,侦查阶段结束后将进入一个半月的不起诉阶段,之后案件将移送法院进行审判。法院的审判期限一般是两个月到三个月,作出判决。在处理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也可以委托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或者自己的亲友作为辩护人,但是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法律分析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经过两个月的侦查阶段,侦查阶段结束后将进入一个半月的不起诉阶段,之后案件将移送法院进行审判。法院的审判期限一般是两个月到三个月,作出判决。
一、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流程有什么?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流程有:
1.批准逮捕的,进入后续侦查期间,一般2个月;
2.逮捕的在后续侦查结束后,进入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时限1个半月;但是检察院可以退回补充侦查,最多2次、每次1个月,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3.审查起诉结束,不追究的予以取保候审;追究的移送法院审判,法院审判期限在2—3个月之间,但是不包括检察院申请延期审理,最多2次、每次1个月,重新计算法院的审判期限。
二、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能减多少?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减刑,具体的还需要看认罪态度和法官意见,自愿认罪,并且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三、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哪些人员担任辩护人
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下列的人担任辩护人: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因此,犯罪嫌疑人处理委托律师之外,还可以委托自己的亲友,监护人作为辩护人,但是要明确,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阶段,是只能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被执行刑罚的罪犯,有权委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辩护人可以是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同时,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因此,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律师或者人民团体推荐的人担任辩护人。
结语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经过两个月的侦查阶段,侦查阶段结束后将进入一个半月的不起诉阶段,之后案件将移送法院进行审判。法院的审判期限一般是两个月到三个月,作出判决。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担任辩护人,但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法律文书制作逮捕证并立即执行。必要时,可以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协助执行。执行逮捕后,应当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公安机关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应当将执行情况和未能抓获的原因通知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逃的,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撤销逮捕决定之前,公安机关应当组织力量继续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二条 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讯问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个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