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此时双方形成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绩效工资,如果试用期不给绩效工资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一、签了合同的试用期离职工资怎么算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因此,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离职,可以按照劳动者在试用期实际工作的天数在离职时一次性结清工资的。
二、公司不与员工签劳动合同如何维权
1、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虽然单位至今没有与签订劳动合同,但已与单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3、单位在已经工作长达近半年的时间里,并没有按规定与签订劳动合同,既违法也侵害了的合法权益,需要承担支付《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法律责任,时间从进入单位工作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4、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主任所说的试用期一个月无效,单位需要向支付正常的工作工资。
5、有权要求单位为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
6、如何证明与单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可以参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可以为新员工设定试用期,但许多企业往往在不同试用期内签订不同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只签订试用期合同,以使自己主动。事实上,这种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只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为劳动合同期限。因此,即使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此外,许多企业认为双方的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尚未最终确定,因此企业不需要为试用期内的员工支付社会保障费,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尚未最终确定,但已经形成,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在试用期内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