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和劳务报酬所得的税率。劳务报酬属于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非全日制用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是,个人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
法律分析
一、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
1.劳务报酬属于综合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二.非全日制用工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非全日制用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是,个人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结语
劳务报酬所得属于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非全日制用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为,个人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第二章应纳税所得额第三节扣除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第二章应纳税所得额第三节扣除第四十八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第二章应纳税所得额第三节扣除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