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区别在于所有权转移与归还、程序严格程度、审批机关、补偿标准和土地用途。征收补偿费用标准由批准的方案规定,包括土地产值、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
法律分析
一、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有什么区别
1.本质区别。土地征收:征收人的土地所有权因国家的征收而消灭,土地征用:用完后仍将土地归还原土地所有人。
2.实施程序不同。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由于土地征收是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土地征收的程序比土地征用的程序更为严格。
3.审批机关不同。
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集中在和省级两级;,土地征用的审批权是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4.补偿不同。
由于土地征收是所有权的转移,其补偿较土地征用而言要高一些。征收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而征用土地只是补偿原土地使用者在征用期间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补偿和青苗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没有安置补助费。
5.土地用途不同
征收土地是以转移所有权为前提进行的,故征收土地时,土地的用途往往是修建永久性建筑等。
而征用土地是不以转移所有权为前提进行的,且征用土地多发生于临时性的社工建设场地、地质勘探、抢险救灾等。
二、关于征收土地补偿的标准是什么
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标准由市、县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等等。
结语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在本质、实施程序、审批机关、补偿和土地用途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征收是所有权转移,征用后仍归还原所有人;征收程序更严格,审批权集中在和省级;征收补偿较高,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征收土地常用于修建永久性建筑,而征用土地多用于临时性工程。征地补偿标准由市、县批准的方案规定,包括土地产值、统计部门审定的单价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本法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划拨 第二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