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可通过法院起诉以强制清偿。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扣押债务人财产。情况一:按合同约定,债务人逾期未付款,占有人有权扣押其财产。情况二:债务人提供抵押物作为担保,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扣押并优先实现债权。法院判决后,债务人仍不偿还,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冻结存款、查封财产、罚款、拘留等。严重情节构成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债主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下列两种情况下是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
1、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扣押该债务人的财产。
2、当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物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实现自己的债权。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还,债权人便可以扣押该耕牛以敦促甲还债,也可以依法变卖该牛使自己的权利实现,也可使耕牛折扣归己,余款可退还。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权。法院判决后借款人扔不偿还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3、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4、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5、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7、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所谓“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结语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通过法院起诉,以合法方式强制清偿。通常情况下,债权人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包括扣押财产。然而,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债权人可扣押债务人财产。两种情况下允许扣押财产:一是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财产,对方逾期未付款,占有人可扣押该债务人财产;二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财产物作为债务担保,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可扣押抵押物并优先实现债权。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仍不偿还,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采取冻结存款、查封财产、加倍支付利息等强制措施。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且构成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