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段内容介绍了民营企业不支持实行停薪留职制度,并解释了停薪留职的定义、适用范围和合同有效期等细节。同时,指出停薪留职人员在从事其他收入的工作时,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劳动保险金,其数额不低于本人原工资的20%。最后,提醒劳动者如果被公司无故停薪留职,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和申请经济补偿金等。
法律分析
民营企业不支持实行停薪留职制度。这一仅适用于原有的固定职工。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停薪留职协议,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义务。该合同只适用于原固定职工,不适用劳动合同制职工。合同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一、被停职多久违反劳动法
停薪留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年,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因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退职办法处理。停薪留职人员在从事其他收入的工作时,原则上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劳动保险金,其数额不低于本人原工资的20%。
二、返聘人员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返聘人员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务合同。用人单位与以下人员之间为劳务关系,签订劳务合同: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企业停薪留职人员;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下岗待岗人员;其他。
三、无故停薪休假合法么
无故被公司停薪留职,是违法的,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结语
民营企业不支持实行停薪留职制度,这一仅适用于原有的固定职工。对于劳动合同制职工不适用。若被停薪留职,劳动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以及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七十在停薪留职期间,企业停发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停止享受劳保福利等待遇。职工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待业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及其他费用;停薪留职期间按期缴纳费用的职工可计算连续工龄。职工在停薪留职期满前即未办理复工手续,又未办理辞职、调动手续的,企业待职工停薪留职期满后可按自行离职处理,并发给离职证明书。停薪留职期限,由企业根据生产或工作需要与职工具体商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