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单位犯罪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为:
1、必须要有犯罪事实的存在;
2、这种犯罪事实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与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一样,单位也必须同时具备立案的两个条件,才能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收藏品诈骗走法律侦查为何不立案
收藏品诈骗不立案的应该是不符合立案的标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
2、有犯罪事实存在。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立案属于什么性质
立案标准的性质: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三、传唤是否算立案了
传唤还不算立案。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而传唤一般为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的工作。
公安机关的立案条件: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这里所指的“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