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鉴定需本人,且须携带身份证明。鉴定旨在评估受害人因各种损害导致的身体、心理障碍,以确定其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的丧失程度。只有受害人本人能进行鉴定,他人代替涉嫌伪造证据,需受处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开具鉴定委托书,并根据标准和医院证明,在规定时间内提供鉴定意见和文书。若伤情复杂,无法立即鉴定,须等待稳定后提供意见和文书。
法律分析
伤情鉴定要本人。且进行伤情鉴定需要携带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
伤情鉴定是为了科学量化受害人因遭受各种形式的损害造成身体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进而导致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丧失程度。所以对象必须是受害人,不能是其他人代替。
鉴定材料可以作为诉讼中的证据,所以其他人代替进行伤情鉴定的,涉嫌伪造证据,需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予以处罚。
法律客观: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
第十九条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和被害人当时的伤情及医院诊断证明,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
对伤情比较复杂,不具备即时进行鉴定条件的,应当在受委托之日起7日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
对影响组织、器官功能或者伤情复杂,一时难以进行鉴定的,待伤情稳定后及时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
拓展延伸
伤情鉴定的参与方式及要求
伤情鉴定的参与方式及要求通常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一些情况下,伤情鉴定可能需要当事人亲自到场,以便医生或专业鉴定人员对伤情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这可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当事人可能不需要亲自到场,而是可以委托代理人或律师代表出席。具体的参与方式和要求可能会因地区、法律规定或案件性质而有所不同。为了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请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您在伤情鉴定中的具体参与方式和要求。
结语
伤情鉴定是为了准确评估受害人因遭受损害而导致的身体和心理障碍程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伤情鉴定必须由本人亲自参与,并携带身份证明文件。鉴定材料可作为诉讼证据,因此代替他人进行伤情鉴定涉嫌伪造证据,将受到法律处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并要求被害人前往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对于复杂的伤情,鉴定机构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鉴定意见和文书。伤情鉴定的具体参与方式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案件性质而有所不同,请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四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帮工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五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根据帮工人和被帮工人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被帮工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因第三人的行为遭受人身损害的,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被帮工人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v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