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中的纯度鉴定在刑罚量刑和刑事责任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法律规定的毒品种类包括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对毒品纯度进行分析鉴定有利于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并影响刑罚结果。携带毒品过安检会被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吸毒者可能面临拘留和罚款,严重情况下会被强制隔离戒毒。
法律分析
法律所规定的毒品有鸦片、罂粟壳、吗啡、度冷丁(杜冷丁)以及其他毒品类别,除此之外还有新型毒品。毒品犯罪应当做纯度鉴定,其一是更有利于贯彻罪行相适应原则,其二是纯度影响最终的量刑结果,其三是衡量刑事责任的大小。
一、法律所规定的毒品有哪些
法律所规定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大麻油、大麻脂、大麻叶、大麻烟、可卡因、吗啡、度冷丁(杜冷丁)、盐酸二氢埃托啡、咖啡因、罂粟壳。新型毒品有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麻古等。
二、毒品犯罪是否应做纯度鉴定
毒品犯罪应当对毒品含量即纯度进行分析、鉴定。
第一,对毒品含量,即纯度的分析鉴定,更有利于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践中查获的毒品,其实际含量相差很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最初走私入境的毒品海洛因,其纯度最高可达80%左右,但经过多个环节的倒卖后,因为各个环节上的掺假、稀释等,毒品的纯度就会大大降低,经过多次倒卖后被查获毒品的纯度有些甚至不足1%;这些含量高低明显存在差异的毒品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也相差甚远。
第二,毒品纯度通过影响毒品数量影响量刑,因此对毒品纯度的鉴定,有利于量刑的平衡。
第三,衡量刑事责任大小,确定刑罚的轻重主要看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及主观恶性。
三、携带毒品过安检会被抓吗
安检时会检查随身携带物品,如果被查出携带毒品的话,会被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规定,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结语
毒品犯罪应当进行毒品纯度鉴定,这不仅有利于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而且纯度影响最终的量刑结果,同时也衡量刑事责任的大小。法律所规定的毒品包括鸦片、罂粟壳、吗啡、度冷丁(杜冷丁)等,还有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在安检过程中,如果被查出携带毒品,会被移交公安部门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吸毒者可能面临拘留、罚款或强制戒毒等处罚。对于吸毒成瘾严重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