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解决房产纠纷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协商是最省时、省力又省钱的方式,调解是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纠纷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达成和解的一种方法和活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活动,可以解决房地产纠纷,诉讼是公司可以将房地产纠纷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处理房产中介纠纷,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涉及的问题。
法律分析
一、解决房产纠纷的途径有哪些?
1. 协商:当事人依法行使权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相互理解、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目的。购房者和开发商对双方所发生的纠纷进行协商,提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并就此达成一个纠纷解决协议。由双方协商解决纠纷,对购房者和开发商来讲都是最好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既省时、省力又省钱。
2、调解
它是指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纠纷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排除争端,达成和解的一种方法和活动。我国在基层群众性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进行民间纠纷的调解处理,包括房地产纠纷的调解。
3、仲裁
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活动。房地产纠纷发生后,公民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居中判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法作出仲裁裁决,解决房地产纠纷。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我国根据《仲裁法》规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设立了仲裁委员会负责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仲裁,房地产纠纷的当事人当然可以依法向房地产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4、诉讼
公司可以将房地产纠纷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前提是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
二、怎样处理房产中介纠纷?
不同类型的房屋租赁、买卖纠纷,有不同的解决渠道和投诉部门。例如:
(一)涉及房产中介无照经营、发布虚假房源信息的,可向工商部门反映;
(二)涉及中介违法违规乱收费的,则向物价部门反映;
(三)无房地产经纪服务备案证、伪造证明材料等方式,骗取购房资格、骗取或骗贷住房公积金、规避限贷的、签订阴阳合同规避税费的,可向房管部门反映;
(四)因一方违约所签合同无法推进时,三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提交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拓展延伸
房产纠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纠纷形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解决房产纠纷可以采取多种途径。首先,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调解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做出裁决。如果当事人不服裁决,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再审。此外,还可以通过仲裁机构仲裁解决房产纠纷。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在处理房产纠纷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依法行使诉讼或者仲裁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律师帮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房产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以达到既省时、省力又省钱的效果。在处理房产中介纠纷时,可以分别向相关部门反映涉及的问题,如无照经营、发布虚假房源信息、违法违规乱收费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6-02-22) 第十七条 受让人受让动产时,交易的对象、场所或者时机等不符合交易习惯的,应当认定受让人具有重大过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6-02-22) 第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
(一)登记簿上存在有效的异议登记;
(二)预告登记有效期内,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
(三)登记簿上已经记载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不动产权利的有关事项;
(四)受让人知道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
(五)受让人知道他人已经依法享有不动产物权。
真实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受让人应当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的,应当认定受让人具有重大过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6-02-22) 第四条 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其不发生物权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