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我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上那个鲜红的印章。电子普通同样需要盖章,电子普通上的印章,表明电子的开具单位,对该电子的真实性负有法律责任。电子普通必须要盖章,没有章的电子普通如同一张废纸一样,毫无用处,更不提它的法律效力了。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普通,两者都是日常交易往来中的一种凭证,代表了购买或者销售商品,以及从事各类经营活动时的收付款凭证。
一、电子普通的概念
在2015年8月份,电子普通首次以试点的形式,公开亮相各大城市。现在在各个生活领域,无论生产经营企业还是商业购物市场,都可以看见电子普通的身影。电子普通与纸质的普通相比较,同样印有普通字样,电子普通则有“电子普通”字样。
一般情况下,纸质的普通是两联式的,因为电子普通是以网络推送的开具给使用者的,所以在联式上并没有固定的规章。而且只有一般的小规模企业,才能开具普通,其中包括电子普通。电子普通要盖章,甚至可以用必须来强调。上的章具有强制性,更是一张完整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二、关于电子普通的一些个人建议
根据我的观察发现,电子普通的开具使用,需要配套相应的电子系统。为了和其它区分开来,电子普通有固定的编码规则。
一般情况下,电子普通的代码数位一共有12位,并且每一位代码数都有不同的意思。其中根据编码规则规章,代码数第1位为0,紧接着的第2到5位代表省、自治区或者是直辖市,第6—7位代码数表示年度,而代码数第8—10位表示发行批次,最后第11和第12位,代表的是种类。其中用数字11作为电子普通的代名词,留心观察可以发现代码数下来还有一排数字,那就是号码。号码是按照年度,以及印制批次编制的一共为8位数。
我建议各位,在接收到电子普通的时候,要详细地看该是否具备代码数,号码以及章。只有具备了上述三项才是一张完整的,说明该与论法律效力、基本用途,还是使用规章都与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相同。电子普通上的印章,记载了开具单位的名称和纳税编号等重要信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为加强征收管理,规范使用情况。其中条例第三条规章一般纳税人应通过防伪税控系,使用普通。使用包括领购、开具、缴销、认证纸质专用及其相应的数据电文。
按照《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会〔2020〕6号)要求,单位以电子会计凭证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必须同时保存打印该纸质件的电子会计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