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取得财产权的方式:原始与继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9 02:37:08
文档

取得财产权的方式:原始与继受

物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原始取得是直接基于法律规定取得所有权,如先占、法院判决等;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取得所有权,如买卖、赠与等。继受取得需要原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合意。原始取得不受制于他人权利,而继受取得常受制于原所有人的权能行使。法律分析;原始取得,是非因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权。先占、生产、附合、加工、添附、法院判决、公用征收、没收、罚款、房屋的建造、围海造田、树木的栽种、罚没物的法定归属等都是原始取得。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等属于继受取得。简单来讲就是要看,获得的这个所有权是从他人那取得的,还是自己就享有的。是从他人那来的,就是继受取得;是基于法律规定就享有的,是原始取得。
推荐度:
导读物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原始取得是直接基于法律规定取得所有权,如先占、法院判决等;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取得所有权,如买卖、赠与等。继受取得需要原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合意。原始取得不受制于他人权利,而继受取得常受制于原所有人的权能行使。法律分析;原始取得,是非因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权。先占、生产、附合、加工、添附、法院判决、公用征收、没收、罚款、房屋的建造、围海造田、树木的栽种、罚没物的法定归属等都是原始取得。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等属于继受取得。简单来讲就是要看,获得的这个所有权是从他人那取得的,还是自己就享有的。是从他人那来的,就是继受取得;是基于法律规定就享有的,是原始取得。


物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原始取得是直接基于法律规定取得所有权,如先占、法院判决等;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取得所有权,如买卖、赠与等。继受取得需要原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合意。原始取得不受制于他人权利,而继受取得常受制于原所有人的权能行使。

法律分析

原始取得,是非因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权。先占、生产、附合、加工、添附、法院判决、公用征收、没收、罚款、房屋的建造、围海造田、树木的栽种、罚没物的法定归属等都是原始取得。

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等属于继受取得。

简单来讲就是要看,获得的这个所有权是从他人那取得的,还是自己就享有的。是从他人那来的,就是继受取得;是基于法律规定就享有的,是原始取得。

物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之分,前者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如因先占、取得时效取得一物的所有权;后者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物权,如因买卖、赠与取得物的所有权。继受取得又可分为创设与移转两种方式。房屋所有人在自己的房屋上为他人设定抵押权就是创设,出卖、赠与则是移转。

这两种取得方式的根本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继受取得必须要有原始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合意。

继受取得一般通过事件的发生或民事法律行为的实施而取得物权。继受取得正常和有效的行使往往需要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原所有人转让所有权的意志为依据,从权能的行使来看往往受制于原所有人。

结语

物权的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权,如先占、生产、附合等。继受取得则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的所有权,如买卖、赠与等。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规定,而继受取得必须有原始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合意。继受取得的行使往往受制于原所有人的权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第二百六十条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

(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二)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

(三)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四)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第二百六十六条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共有第三百零八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文档

取得财产权的方式:原始与继受

物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原始取得是直接基于法律规定取得所有权,如先占、法院判决等;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取得所有权,如买卖、赠与等。继受取得需要原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合意。原始取得不受制于他人权利,而继受取得常受制于原所有人的权能行使。法律分析;原始取得,是非因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权。先占、生产、附合、加工、添附、法院判决、公用征收、没收、罚款、房屋的建造、围海造田、树木的栽种、罚没物的法定归属等都是原始取得。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等属于继受取得。简单来讲就是要看,获得的这个所有权是从他人那取得的,还是自己就享有的。是从他人那来的,就是继受取得;是基于法律规定就享有的,是原始取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