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生病需进行工伤鉴定,先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再向劳动局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根据结果与单位协商索赔。《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的七种情形。
法律分析
工人上班生病,工厂负不负责需要看工伤鉴定的结果。建议先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如果您认为你的伤害有可能构成残疾的,在伤情稳定的情况下,向劳动局提出,由劳动局指定的工伤医院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结果,综合月工资与单位协商索赔。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工人生病期间工厂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在工人生病期间,工厂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厂应当为工人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工人生病。如果工人在工作期间生病,工厂应及时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和照顾,确保工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此外,工厂还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支付工人因生病而无法工作期间的工资或补偿。工厂的法律责任是确保工人的权益和健康,而工人也有义务及时向工厂报告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综上所述,工人生病期间,工厂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保障工人的权益和健康。
结语
工人生病期间,工厂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保障工人的权益和健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应通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来确定。建议工人首先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并在伤情稳定后向劳动局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根据鉴定结果,工人可以与单位协商索赔。工厂应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和照顾。工人也有义务及时报告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工厂的法律责任是确保工人的权益和健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二十四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