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程序有哪些环节?
起诉遗产继承纠纷的程序如下: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2、提交起诉状;
3、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4、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5、审判;
6、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护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起诉权利。必须受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起诉。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诉。
二、遗产继承纠纷有哪些
处理原则第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第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民法典》确规定:
继承权男女平等。
3、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我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
如果被继承人没有订立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其中,对被继承人尽义务较多的,应当多分得遗产。
4、养老育幼,保护弱者的原则。
我国《民法典》规定:
在分割遗产时,要注意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对生活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予以照顾,对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应当多分遗产;
在遗嘱继承中,即使遗嘱人未保留胎儿或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继承份额,也要给予分配遗产。
5、互谅互让、协商处理、充分发挥遗产效用原则。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规定,父母的房屋如果是作为遗嘱被继承时,由法定继承人平等分割,也可以由继承人协商分割。
如果是遗嘱继承的,按遗嘱约定分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