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满足条件可申请二次报销,需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已申请过第一次报销且个人承担的费用超出可支配收入标准。需准备医疗费用和诊断证明。二次报销可按分段计算或累计支付方式进行,具体比例需咨询当地医保部门。随着医保制度完善,报销比例将提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法律分析
原标题:医保满足条件可以申请二次报销,如何申请?
医保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二次报销呢?一般而言,需要满足如下3个条件:
1、病人本人必须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否则,二次报销就是空话;
2、医保花费已经在出院之际申请过第一次报销,且个人所承担的医疗费用超出当地设立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收入标准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限病种申请“二次报销”;
3、需提前准备医疗费用支出的证明及诊断证明,一般而言,这2项证明在办理出院之际,医院就会开具,如果没有诊断证明,则可以让医生开具,并盖章。
二次报销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的呢?据悉,目前普遍采取的有2种方式,一种是分段计算,另一种是累计支付。简单来说,分段计算即以某一次住院报销之后的个人承担金额为准;而累计支付则是按某一年度内经医保报销之后个人承担的自费费用是否超出二次报销的起付线。举个例子,如果在2021年这一年度内医疗自费费用超出上一年度当地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则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再进行二次报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二次报销设定的比例不同,具体要咨询当地的医保部门。
综上所述,在医保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的趋势下,尽管个人缴费的金额有所增加,但相对应的报销福利也越来越完善。而且,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医保统筹基金越来越集中化的背景下,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乃至二次报销比例均会再次提升,届时病人的经济负担就会进一步减轻。随着医保制度的越来越完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终究会得到有效解决。
结语
通过满足特定条件,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可以申请医保的二次报销。具体条件包括:必须参加医保、已经申请过第一次报销且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超出当地收入标准、提供医疗费用支出和诊断证明。二次报销的标准有两种方式,分段计算和累计支付,具体比例需咨询当地医保部门。随着医保制度的完善,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和二次报销比例将提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支农宝根据惠农小帮手改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二章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与管理制度,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致病危险因素开展监测、调查和综合防控干预,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为患者和高危人群提供诊疗、早期干预、随访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服务。
第二十条 医师个体行医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价格管理权限,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