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保证范围取决于合同约定,一般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和实现债权费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债权债务合同变更加重债务,保证人不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保证合同的保证范围主要看合同中的约定,一般合同中保证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拓展延伸
合同保证条款的适用范围如何确定?
确定合同保证条款的适用范围是确保合同各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的关键。在确定适用范围时,需要考虑合同的具体内容、各方的意向及交易背景等因素。通常,适用范围会涵盖合同的主要条款和义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界定。合同保证条款的适用范围可能涉及支付义务、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为确保合同保证条款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建议在起草合同时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并在合同签订后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双方的实际需求和变化的法律环境。
结语
合同保证的范围主要根据合同约定确定,一般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并加重债务时,保证人对加重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确定合同保证条款的适用范围是确保合同各方权益得到保障的关键。建议在起草合同时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并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实际需求和法律环境的变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一条
保证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